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及保养方法有哪些?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8-08 08:09
点击量:次
由于成本、性能等因素的限制,目前商用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普遍采用LiPF6作为电解质盐,但是在锂离子电池中含有少量水分的情况下,LiPF6非常容易发生自催化反应产生HF,HF对正极材料的腐蚀会造成过渡元素的溶解,特别是Mn元素的溶解后会迁移到负极表面,破坏SEI膜,引起锂离子电池容量下降、内阻增大,这也是造成锂离子电池性能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
近日以色列巴伊兰大学的AnjanBanerjee 设计了一款具有对电解液中的HF等路易斯酸进行净化功能的隔膜,从根本上避免因为HF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显著提升锂离子电池的性能。AnjanBanerjee 采用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作为隔膜的骨架,4-乙烯基吡啶(DVB-4VP)作为主要的功能材料添加在隔膜内,隔膜的厚度为30um,孔隙率为43%,DVB-4VP的含量为2mg/cm2。实验显示多功能隔膜的性质与传统的商业隔膜性质非常相近。
为了验证隔膜的性能,Anjan Banerjee 分别采用LMO/Li和NMC622/Li扣式电池和LMO/石墨和NMC622/石墨方形电池进行了电化学性能评估,下图为LMO/石墨电池在55℃下循环性能,红色的为空白对照组,蓝色的功能隔膜实验组。高温下电池的容量衰降会加速发生,因此能更加有效的检验隔膜的有效性。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到在经过四个周约180次循环后,空白对照组的容量损失约71%,而功能隔膜组容量损失为39%。
而从图b中我们注意到,NMC622材料虽然经过了高温循环,但是晶体结构没有发生变化,这表明NMC622材料的晶体结构非常稳定,其在高温下的容量损失主要是因为SEI膜生长造成的内阻增加,使得容量不能充分发挥。
AnjanBanerjee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和半电池的实验数据分析认为造成NMC622材料容量损失的主要因素并不是Li+的损失,而是SEI膜生长造成的内阻增加,这一推断也得到了电池交流阻抗图谱EIS的验证。下图为LMO/石墨电池和NMC622/石墨电池的EIS图谱,从图上可以注意到对于LMO材料,功能隔膜降低电池内阻的效果更加明显,中高频阻抗分别下降了2.5倍。对于NMC622材料而言,功能隔膜降低电池阻抗的效果就不那么明显了,相比于对照组高频阻抗仅下降25%,中频阻抗下降约2倍。
综合上面数据来看,Anjan Banerjee开发的这款具有自净化功能的隔膜,能够有效的中和电解液中的酸性物质,减少由这些酸性物质导致的副反应,明显降低由此导致的过渡金属元素溶解,进而减少过渡金属元素对负极SEI膜的破坏,减少电池内阻的能加,从而有效的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这对于含Mn元素较多的NMC材料和锰酸锂材料而言非常重要,减少电解液中的HF能够有效的提升采用这些材料的循环性能。
锂离子电池的缺点
1、错误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由于锂离子电池组成物质非常活跃,若使用错误将会出现电解液分解、燃烧甚至爆炸的重大事故。
2、不同放电倍率对电池的可用容量影响较大。
3、过充电和过放电均会对电池造成不可恢复的损害:针对以上的缺点,一般大容量的锂电池组均采用了保护装置来监视电池的使用过程。
4、低温下电池性能明显恶化,放电平台下降、输出功率减小、可用电量衰减等。
1、具有电子绝缘性,保证正负极的机械隔离;
2、有一定的孔径和孔隙率,保证低的电阻和高的离子电导率,对锂离子有很好的透过性;
3、耐电解液腐蚀,有足够的化学和电化学稳定性,这是由于电解质的溶剂为强极性的有机化合物;
4、具有良好的电解液的浸润性,并且吸液保湿能力强;
5、力学稳定性高,包括穿刺强度、拉伸强度等,但厚度尽可能小;
6、空间稳定性和平整性好;
7、热稳定性和自动关断保护性能好;
8、受热收缩率小,否则会引起短路,引发电池热失控。除此之外,动力电池通常采用复合膜,对隔膜的要求更高。
锂离子电池的减少内部短路技术和热关闭性能
在锂电池中,隔膜吸收电解液后,可隔离正、负极,以防止短路,但同时还要允许锂离子的传导。而在过度充电或者温度升高时,隔膜还要有高温自闭性能,以阻隔电流传导防止爆炸。不仅如此,锂电池隔膜还要有强度高、防火、耐化学试剂、耐酸碱腐蚀性、生物相容性好、无毒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