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百科

电池为何会有使用寿命?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8-10 07:49    点击量:
充电的速度由允许的化学反应速度决定,根据实验数据和理论证明,锂电池的充电电流在1C以内对电池无任何的损伤。超过2C的电流会造成轻微的容量下降,5C的充电会有明显的容量减少现象。
容量减少主要是因为电池内部物质生成结晶导致化学物质的减少。大电流充电少数几次看不出对电池的伤害,但是数十次后你就知道电池的容量下降而且这个是无法逆转的。
 
所以建议我们的模友老老实实把充电电流控制在1C以内,这样对电池好。
五、放电电流建议倍率二分之一以内,最大不超规定值。
放电的原理和充电刚好是一个反向的化学反应。其过放影响、超倍率的影响与充电原理相同。经过我们多次实验。一般电池的放电电流不超其最大电流的一半,况且也几乎没有普通用户超过其最大电流一半的情况发生。  电池包刚才讲的单体电芯对温度的情况,现在做动力电池一般有多个单体电芯串并连组成的,电芯对温度比较敏感的,如果就内部电芯温度温差过大,就会导致电池不受控,影响到PACK的性能,有一句话:电芯的高温直接决定的寿命,温度低绝对了性能,对PACK也适用温度和温差的影响,就需要我们进行一个热管理,特别是现在随着能量密度的提升,高镍体系的运用,高镍体系大家也知道,镍的成分越高,负反映门槛越低,散热的要求更高。
 
    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一直出现一个问题,充电时间比较长,没有办法那么便利的使用,所以现在对快充的要求,要求你的充电倍率大,导致发热量增大,也对散热有一个更高的要求。
 
    单体电芯大型化,像特斯拉那么多电芯的,对管理系统要求比较大,而且也没有办法监控这么多个,现在慢慢对单体电芯容量要求,数量增大便于管理,就会导致体表面积减少,相同体积放的电芯,大的电芯只要一个空间,散热面有限的,如果数量多散热面可以增多,这样会出现电芯内部的一个局部高温,对于现在电芯是叠片,如果厚度越大,电芯中心点到电芯外壳表面,这段路程越大,温差就会越大,因为电芯通过一层隔膜一层负极叠出来的,经过整个导热路径,导热路径有金属还有一些其他的一些化学材料,导热系数是不一样的。这也是我们说做电池的一个情况下,性能一个整体的导热系数和纵向和横向竖直方向不一致。
 
    热管理主要的目标是,使电芯控制在适宜的温度范围,控制PACK里面的温差,现在正常了解到的应该是控制在5度以下,另外热失控的处理,出来都是高温和高压的情形,怎么把这些高温高压的气体排掉,不要让它影响到其他的电芯,这也应该是热管理的一个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