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有哪些?
来源:未知
2019-08-14 09:54
点击量:次
随着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的持续火热,锂离子电池市场发展迅猛,不仅其应用范围和数量不断扩大,单只电池的能量也越来越高。而不断爆出的锂电池安全事故,也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锂电池的安全性。
2014年12月,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27号国际标准公告,正式颁布了GB/T 31241-2014《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从标准代号GB可以看出,该标准为国家强制性标准,并且该标准将于2015年8月1日正式实施。新颁布的国家强制标准,除了综合采纳多项国内外电池标准(如UL、UN、IEC等)中的成熟安全测试项目外,还对热滥用、外部短路、跌落、过充电等测试项目进行了修改完善,并补充了保护电路、标识耐久性等要求。
你肯定觉得,咱这是正规厂商的正规产品,那质量必然是有保证的。然而现实却不一定。2013年3月15日,浙江省工商总局通报了流通领域手机的质量监测结果,三星、摩托罗拉、HTC、索尼爱立信、华为、中兴等17个知名品牌纷纷倒下,被列为“不合格产品”。相关人士表示,这次随机抽取的36批次手机商品中,合格的为9批次,不合格的为27批次,合格率仅为25%,总体质量状况不容乐观。
检测结果显示,27批次不合格手机商品中,有20个批次的手机没有达到“电池热冲击”的标准要求。电池热冲击项目是国家强制性安全性指标《蜂窝电话用离子电池总规范》(GB/T18287-2000)中检验手机锂电池安全性能的重要标准。该项目通过将电池放置在高温试验箱中升至150℃+2℃并保温30分钟,如果电池合格就不会爆炸起火或漏液,反之,则为不合格的产品。
当然,对以日常生活来说,这个检测条件显得苛刻了点。平时,150℃的高温就算电池扛得住,电子设备可能也废了。但锂电池并不只是遇到高温才出事,以“锂电池爆炸”为关键词搜索新闻,分分钟就能找到一万多条,排除用户非正常手段(例如分解、短路、火烧)造成的爆炸外,多数是由于锂电池自身质量不合格造成的,甚至还有源头上就出事的。
2014年11月,东莞市凤岗镇玉泉工业区安科产业园的东莞市今明阳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发生火灾,造成5人抢救无效死亡,6人受伤住院。火灾原因就是,电池生产出来之后需进行首次充电,而平时首冲环节,电池自燃情况经常发生,所有人都习以为常,灭火器随手一喷就解决。但这一次,是上百个已充电的电池堆放在一起,自燃之后,火势很快就失控了。然而,一个连生产环节都存在诸多隐患的电池产品,还能够让人去放心地使用吗?
即使是上游合格大厂生产的电池,也不能保证100%安全,要不锂电池怎么会成为航空运输限制物品之一呢。就算是数码界的时尚风向标苹果也不能幸免,近几年iPhone锂电池爆炸的消息频频见诸媒体,不管厂商再怎么辩解再怎么推托责任,事实就是你的锂电池质量还是出了问题。
锂电池的另一个重要阵地移动电源同样是重灾区。移动电源品牌众多,李鬼与李逵并存,不是每个厂商都有能力生产电芯,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上游电芯厂商采购。但任何产品也不能保证100%合格,上游厂商们不合格的电芯哪里去了?很多都是被“李鬼”们买去组装移动电源了。这样的山寨货,从根源上就具备炸弹的潜质。
锂电池行业可以说是乱象丛生,事故频出,很多人对锂电池的关注已经从容量转移到了安全性。业内人士奔走呼吁:是时候规范这个行业了。
锂电池强制标准出台
其实对于锂电池,国际国内都有多个标准提出了相关的安全要求,例如联合国的《联合国危险物品运输试验和标准手册》中关于锂电池运输要求(UN38.3)、国内的《移动电话用锂离子蓄电池及蓄电池组总规范》(GB/T18287-2013)等。但这些规范要么不具备国家强制性(如UN38.3仅对运输领域适用),要么对于锂电池的安全要求并不太全面。
2014年12月5日,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第27号公告,批准发布234项国家标准,其中就包含了业内望眼欲穿的《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GB31241-2014)。
该标准由工信部指导,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联合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飞毛腿(福建)电子有限公司等多家相关企业共同起草完成,将于2015年8月1日正式实施。从标准代号GB可以看出,该标准为国家强制性标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随后将《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认证规范》依据标准由CQC3306-2013修改为GB31241-2014,同时,并开始使用新版的实施规则和认证依据标准,来受理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以及电池组安全认证的申请。
新标准GB31241规定,凡是符合“不超过18kg的预定可由使用人员经常携带的移动式电子产品”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均需要执行标准给出的强制性要求。标准适用的便携式电子产品包括便携式办公产品如笔记本电脑、PDA等;移动通信产品如手机、无绳电话、蓝牙耳机、对讲机等;便携式音视频产品如便携式电视机、便携式DVD播放器,MP3/MP4播放器、摄像机、照相机、录音笔等;其他便携式产品如电子导航仪、数码相框、游戏机、电子书等。当然标准强调了,上述所列举的便携式电子产品并未包括所有的产品,因此未列出的产品并不一定不在本标准的范围内:也就是说,未来的可穿戴式电子产品使用的锂电池也可能需要满足该标准的要求。另外标准还提出,“对于在车辆、船舶、飞机上等特定场合使用,以及对于医疗、采矿、海底作业等特殊领域使用的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或电池组可能会有附加要求”。意味着这些领域所使用的锂电子产品的安全性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