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业的发展概况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8-14 10:44
点击量:次
1、全球锂电池产业竞争格局
自1991年全球第一只商业化锂离子电池由日本索尼推向市场以来,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已走到其第25个年头。经过20多年的发展,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从无到有,先后超越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等其他二次电池而发展成为仅次于铅酸电池的第二大二次电池产品。从1990年至2012年间,锂离子电池产量从0.5万kWh(1990年还处在试应用阶段)快速发展到3233.47万kWh(注:与国内统计的数据有所不同),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49%,仅次于铅酸电池的3.26亿kWh。2000年之前10年的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70.8%,之后10年为年均27.1%。
中国锂电池行业未来发展现状分析
从2010年至2015年,比传统功能手机更耗电的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电动汽车等新兴市场的崛起,推动了锂离子电池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市场普及。到2015年全球锂离子电池产量快速发展到7921.7万kWh,是2010年的3倍多。在全球经济总体处于低谷徘徊的情况下,如此高速增长尤为难得。
中国锂电池产业趋势预测分析
1、中国锂电池产业市场规模预测
锂离子电池未来的重点应用领域将集中在电动工具、轻型电动车、新能源汽车和能源存储系统等,这些领域内的产业规模将在未来几年保持成倍的增长趋势,将刺激锂离子电池需求。预计未来几年,锂电池行业的市场容量将保持稳定的增长,到2022年我国锂电池行业的销售收入将达2129亿元。
2、中国锂电池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储能商业化发展推动动力锂电池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储能技术是未来能源结构转变和电力生产消费方式变革的战略性支撑。在储能技术发展和商业化趋势推动下,动力锂电池作为新能源行业的主角之一也将迎来发展的新机遇。目前,成本过高制约了储能产业发展,市场对储能行业政策补贴预期较高,在中长期锂电池产业有望实现崛显示起。
二、储能规模化发展将会促进锂电池产业链延伸与整合
随着新能源的发展和大规模并网,世界各国都在结合本国电网特点规划建设智能电网,通过全面改造现有的电力系统,构建成高效、自愈、经济、兼容、集成和安全的下一代电网。储能产业朝着规模化方向发展,储能产业规模化生产与资本、市场等方面密不可分。
据了解,为了更好落实国家战略、聚集社会资本、促进产业发展、支持金融创新、服务实体、规划产业链等的目标,中国能源研究会和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国家开发银行的指导之下,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了促进能源产业包括能源产业基金,成为对接资本、支持实体的平台。
储能规模化发展将会促进锂电池产业链延伸与整合,促使动力锂电池产业上中下游与资本对接,与市场同步,实现合作共赢。
三、储能发展将推动锂电企业加速布局产业
在原来的规定中,辅助服务是指并网发电厂所提供的辅助服务,包括AGC调频在内的辅助服务的提供者限定为并网发电厂,储能作为非传统发电设备一直未获得市场主体地位。名不正则言不顺,这种没有市场地位的日子不好过,也严重制约了储能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通知》明确,在发电侧建设的电储能设施,“可与机组联合参与调峰调频,或作为独立主体参与辅助服务市场交易”;用户侧建设的电储能设施,“可作为独立市场主体或与发电企业联合参与调频、深度调峰和启停调峰等辅助服务”。这意味着,无论是发电侧还是用户侧,储能都获得了独立市场地位。
中国锂电池行业未来发展现状分析
在储能产业独立地位确定的影响下,动力锂电池产业纷纷加速布局产业发展。
猛狮科技与陕西省定边县签署框架协议,未来三年内,猛狮科技将在定边县投资53.7亿元,建设包括光伏电站、风电场、储能电站在内的储能示范基地,核心是两期总规模共计510MWH的储能电站。
阳光电源与三星SDI公司签署协议,成立了三星阳光储能电池有限公司和阳光三星储能电源有限公司两家合资公司。三星阳光从韩国引进生产线,负责生产锂离子储能电池包,三星SDI占股65%、阳光电源占股35%;阳光三星负责生产储能双向变流器并储能系统集成,阳光电源占股65%、三星SDI占股35%。
科陆电子选择与LG化学成立合资公司,科陆电子占股70%、LG化学占股30%,合资公司主营业务为储能电池组的生产、销售,一期电池包的产能为400MWH,预计2017年初批量生产。
预计未来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技术的进步和新能源电力增加等因素,锂电池行业市场规模有望快速增长。
3、中国锂电池细分市场前景分析
(一)二次电池市场趋势预测
在大型二次电池方面,由于环保、资源问题已成为21世纪全球共性话题,电动汽车/摩托车/自行车产业对二次电池需求虽然尚处于百事待兴的萌芽阶段,但各国都看好未来的市场潜力。
中国锂电池行业未来发展现状分析
在小型二次电池方面,随着全球电信市场的自由化,通讯市场的快速增长,笔记本型电脑资讯产品的产量大增,都将促使各类小型二次电池的需求量大幅扩张。预测未来,镍氢电池因环保问题,使用率将逐年减少,而镍氢电池及锉离子电池则因通讯/资讯产品轻、薄、短、小的发展趋势,求量将不断增长。
目前已投入锂离子二次电池生产的日本厂商有索尼、松下电池、三洋电机、ATBattery、日立Maxell、日本电池、日本Moli和富士写真软片等公司。另外还有加拿大的Moli公司。据悉,美国、法国、新加坡、韩国等有关企业亦将涉足该生产领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韩国不论政府或民间企业均十分积极投入性离子二次电池的研发,加上大财团的涉入,其发展值得关注。韩国的最大特色在于找外国公司合作,以技术引进方式快速建立其生产能力。钾离子电池的未来发展可从正极、负极、电解液三方面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