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百科

普通的锂离子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电池内部为什么会产生少量气体?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8-17 08:31    点击量:
 充电电流太大、经常过充则会加剧气体产生,使电池内压增加导致出现鼓胀现象。电池产生轻微鼓胀是允许的,避免过充是减少鼓胀现象的关键。
 
 
 
  另外,锂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很容易燃烧,当电池充放电时,电池内部持续升温,活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气体膨胀,电池内压加大,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即会破裂,引起漏液、起火,甚至爆炸,所以确保其安全性能绝对重要。
 
 
 
  锂电池里面主要是一些化合物,毒性不是很大,但也有一定的污染性,最好不要吸入。
 
 
 
  当然有,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主要成份是烷基碳酸酯和醚类有机或无机锂盐。好在都是低毒,只要注意通风和不要误食就可以了,吸入少量可能会有头晕想呕吐的症状,立即到通风处呼吸新鲜空气就能缓解。严重的就得要就医了。
 
 
 
  锂电池电解液是电池中离子传输的载体。一般由锂盐和有机溶剂组成。电解液在锂电池正、负极之间起到传导离子的作用,是锂离子电池获得高电压、高比能等优点的保证。电解液一般由高纯度的有机溶剂、电解质锂盐、必要的添加剂等原料,在一定条件下、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
 
 
 
  1.碳酸乙烯酯:分子式:C3H4O3
 
 
 
  透明无色液体(>35℃),室温时为结晶固体。沸点:248℃/760mmHg,243-244℃/740mmHg;闪点:160℃;密度:1.3218;折光率:1.4158(50℃);熔点:35-38℃;本品是聚丙烯腈、聚氯乙烯的良好溶剂。可用作纺织上的抽丝液;也可直接作为脱除酸性气体的溶剂及混凝土的添加剂;在医药上可用作制药的组分和原料;还可用作塑料发泡剂及合成润滑油的稳定剂;在电池工业上,可作为锂电池电解液的优良溶剂
 
 
 
  2.碳酸丙烯酯分子式:C4H6O3
 
 
 
  无色无气味,或淡黄色透明液体,溶于水和四氯化碳,与乙醚,丙酮,苯等混溶。是一种优良的极性溶剂。本产品主要用于高分子作业、气体分离工艺及电化学。特别是用来吸收天然气、石化厂合成氨原料其中的二氧化碳,还可用作增塑剂、纺丝溶剂、烯烃和芳烃萃取剂等。
 
 
 
  毒理数据:动物实验经口服或皮肤接触均未发现中毒.大鼠经口LD50=2,9000mg/kg.
 
 
 
  本品应储存于阴凉、通风、干燥处,远离火源,按一般低毒化学品规定储运。
 
 
 
  3.碳酸二乙酯分子式:C5H10O3
 
 
 
  无色液体,稍有气味;蒸汽压1.33kPa/23.8℃;闪点25℃(可燃液体能挥发变成蒸气,跑入空气中。温度升高,挥发加快。当挥发的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与火源接触能够闪出火花时,把这种短暂的燃烧过程叫做闪燃,把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叫做闪点。闪点越低,引起火灾的危险性越大。);熔点-43℃;沸点125.8℃;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酮、酯等多数有机溶剂;密度:相对密度(水=1)1.0;相对密度(空气=1)4.07;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7(易燃液体);主要用途:用作溶剂及用于有机合成
 
 
 
  ①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为轻度刺激剂和麻醉剂。吸入后引起头痛、头昏、虚弱、恶心、呼吸困难等。液体或高浓度蒸气有刺激性。口服刺激胃肠道。皮肤长期反复接触有刺激性。
 
 
 
  ②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估计能通过胃肠道、皮肤和呼吸道进入机体表现为中等度毒性。刺激性比碳酸二甲酯大。
 
 
 
  急性毒性:LD501570mg/kg(大鼠经口);人吸入20mg/L(蒸气)×10分钟,流泪及鼻粘膜刺激。
 
 
 
  生殖毒性:仓鼠腹腔11.4mg/kg(孕鼠),有明显致畸胎作用。
 
 
 
  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有引起燃烧的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③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