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的使用锂电池你知道吗?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8-21 12:23
点击量:次
人们生活中对锂电池的使用已经非常广泛,但是有些小伙伴还是对锂电池的使用常识不太了解,或是一直存在一些认知误区。手机使用的都是锂离子电池,正确的充电方法,可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那么该如何充电呢?
1.首次充电最好10小时以上,由于锂离子电池没有记忆效应,只有充分激活,才能保证能达到最好效果
2.锂电池激活后,尽量避免没电才充电。剩余20%左右就可以充。
3.电池充满就可以拔掉,不要长时间充。
4.尽量不要边玩手机边充,这样既不安全也很容易导致电压不稳烧坏电池。
电池的寿命和充放电次数有关,锂电池大约可以连续充放电500次左右,之后性能就会减弱,所以并没有说一定要到10%以下充。
锂电过充将会导致多方面的严重后果,比如正极材料的晶体结构受到破坏而恶化循环寿命、加剧电解液在正极表面的氧化而引发热失控、以及负极析锂而引发短路/热失控等安全性问题。
所以,防止过充对锂电的安全使用极其重要。跟水系二次电池不同的是,控制充电电压是锂离子电池唯一的防过充保护措施。锂电充电电压变化主要来自正极材料在接近完全脱锂态时引起,而很难检测石墨负极充电过程的完成程度(因为其嵌锂电位非常接近金属锂),为了绕开负极电压监测的困难,锂离子电池一般采用正极限容的设计。
当然,正极限容的另外一个主要作用就是保证负极有足够的额外容量而防止负极析锂。但是,有三种情况会改变负极的容量过剩:
石墨负极的容量衰减速度高于正极材料,这已经在几乎所有正极材料搭配体系上得到了证实。
从这个角度对比锂离子电池和水系二次电池,锂电采用的有机电解质并不具备可逆分解与复原的特征,并且高活性金属锂一旦生成就无法消除。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锂离子电池在安全性问题上是无解的!
通过一些技术措施的综合应用,如热控制技术(PTC电极)、正负极表面陶瓷涂层、过充保护添加剂、电压敏感隔膜以及阻燃性电解液等都可以有效改善锂电的安全性,但是这些措施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锂电的安全性问题,因为锂电在热力学上就是不稳定体系。另一方面,这些措施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也降低了电池的能量密度。
如果我们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就会明白,锂电的“安全性”只是相对意义上的。有读者可能注意到,一般的电池比如碱锰、铅酸和镍氢电池,消费者都可以在商店里直接买到裸芯,而唯独锂离子电池是个例外。
按照锂电行业规定,电池芯生产商只会向经过授权的Pack公司销售自己的电芯,再由Pack公司将电芯与保护板封装成电池包出售给电器生产商而不是消费者,而且电池包必须与专用的充电器搭配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使用。这种特殊商业模式背后的逻辑,主要就是基于锂电的安全性考量。
之前震惊业界的波音787“梦幻”客机锂电池起火事件,以及最近发生的SamsungGalaxyNote7大范围的电池起火爆炸事件,则给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问题再次敲响了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