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百科

解读国内动力电池产业最大瓶颈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9-19 05:48    点击量:
 第一,动力电池是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推动力而非瓶颈。
 
 
 
  “现在很多人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大瓶颈是动力电池,认为中国的动力电池还不能够满足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我个人认为,中国的动力电池企业不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大瓶颈,恰恰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这些年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方建华有感而发。
 
 
 
  与此同时,一些业内人士提出,虽然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已取得长足发展,但仍难以满足新能源汽车推广普及需求,尤其在基础关键材料,系统集成技术、制造装备和工艺等方面还存在欠缺。
 
 
 
  201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出现前所未有的产销量大爆发,使得原本就存在的动力电池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但曾在锂电名企国轩高科担任数年领导职务的方建华认为,就目前的形势来看,这一说法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动力电池产业这些年的发展,他还从6个方面对国内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现状重新进行分析。
 
 
 
  第二,国内动力电池产业化的进程堪称全球领先。
 
 
 
  之所以做出如此判断,方建华认为:“不仅仅是规模,也不仅是动力电池产业发展速度,更不止是成本降低和产业链配套,更重要的是实力。”
 
 
 
  有数据表明,在2016年全球动力电池的出货量中,国内市场占接近65%。
 
 
 
  目前,国内已有各细分领域的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参与了国际竞争,宝马、奔驰等国际著名品牌已经与国内一些主流电池厂家进行合作,实力已经显现出来。
 
 
 
  此前,国内动力电池企业鲜有参与国际竞争。方建华分析指出,原因在于一方面我们的快速发展是这几年刚刚起来的,更重要的是国外的品牌对于动力电池的验证是一个长期过程,从参与到最终实现量产最少要3至5年的时间,这些年中国的动力电池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比例已经大幅度提升。
 
 
 
  方建华还认为,中国的动力电池产业化的过程更能够反映当下中国经济所面临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目前动力电池行业中的企业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传统的动力电池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力神等,近些年进入快速成长期。
 
 
 
  第二类是过去的铅酸电池企业,如天能、超威、南都电源、骆驼等现在正进行产业转型,锂电池已经成为他们未来重要的支柱产业。
 
 
 
  方建华指出,这恰恰说明无论在动力电池领域还是在储能领域,2016年或2017年是锂电池替代铅酸电池的一个临界点,因为锂电池的成本与铅酸电池的相比,在全生命周期已经有优势了。
 
 
 
  第三类是一些新企业,包括过去做消费类电子产品电池的,如:亿伟锂能、浮能等,通过新的资本、新的科研实力也加入这一领域。
 
 
 
  第三,多元化的技术体系在中国已经形成,中国动力电池未来技术路线图完全与国际接轨。
 
 
 
  在2009年至2014年这个发展阶段,中国市场以公共领域推广新能源汽车为主,而磷酸铁锂作为电池的正极材料,它的高安全性、长寿命的优势非常明显,随着近些年新能源乘用车发展兴起,三元电池在中国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还有在专用车领域的锰酸锂电池以及快充电池,多元化的局面已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