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百科

动力锂电池包行业特点

来源:宝鄂实业    2019-10-05 08:22    点击量:
 1、结构性产能过剩明显。
 
  中国动力锂电池包产能2016年已达到101GWh,2020年更将达到近250GWh。而需求方面,2016、2017年分别仅有27GWh、37GWh,而2020年也仅有101GWh。整体供应量是需求量的数倍,行业结构性产能过剩严重,同业竞争加剧。
 
  2、动力锂电池包企业成本压力急剧增长。
 
  受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标准退坡及推荐目录门槛提高等因素的影响,锂电池包企业面临“上挤下压”困境,企业毛利率同比明显下滑。动力电池价格下降加快,2017年动力电池价格全年同比下降超28%,压缩了动力电池厂商的利润空间。
 
  3、动力锂电池企业资金压力巨大。
 
  首先,来自于“长账期”和收款的压力。由于终端车企往往处于比较强势的地位,动力电池企业为获取订单,普遍会承受长账期的压力,其他企业如果不跟风,则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
 
  动力锂电池包回收利用现状:
 
  目前国内动力锂电池包回收企业存在专业性不强、安全性差、入行门槛低、拆解不规范等突出问题。
 
  1、出台的政策具体回收要求不明确
 
  在《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及《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中对动力电池回收的要求只是“企业应承担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主体责任”,“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应当建立新能源汽车产品售后服务承诺制度包括电池回收”。
 
  2、技术规范不完善,回收利用体系未建立
 
  参考之前对于铅酸电池的回收可以看到,市场上很多小企业采用不科学的方法回收、拆解铅酸电池,废电解液中含有硫酸、硫酸铅等,采用落后方法回收铅蓄电池,会导致废液随意进入环境,冶炼加工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含铅烟尘或重金属废水,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如我国近年来多次发生的“血铅事件”。
 
  3、缺乏动力锂电池回收奖惩机制
 
  目前政策也不是强制性管理,企业积极性不高,需制定动力锂电池包回收激励细则,建立明确的赏罚机制。
 
  总结:为引导和推动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国家政策层面不断出台政策,但中国还缺乏专业的法律法规,回收利用企业也缺乏相关严格的管理体系。因此,中国也有必要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建立一套完善的动力锂电池包回收利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