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百科

手机千万不要这样充电,会减少手机电池的寿命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3-09 15:51    点击量:
对于手机充电,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充电时间长了会不会对手机或者电池造成一定的损坏,毕竟不少新闻都爆料出了手机充电爆炸,烧伤之类的确实比较恐怖,不少人在使用手机安全年问题上都比较注重,这也是一件好事,白天充电充满后可以直接拔掉。但大部分年轻人都是在夜间充电,睡着了手机充满了电也就无法拔掉充电器,充电时间太长了会不会对手机造成损害呢?
 
 
其实这个是不用担心的,现在大部分手机都进入了智能化,而且充电器也有多种保护功能,像魅蓝快充,魅蓝E支持mCharge快充(联发科PEP方案),其标配了一只型号为UP0920的快充头,支持5v/9v 2a输出,最大输出功率18w,千元价位有这样的快充表现也是非常不错了。
 
 
从魅蓝E的充电测试显示来看,魅蓝E在10分钟后能充进16%(约496mAh)电量,而在30分钟的时候已经能充满一半。而魅蓝E搭载了3100mAh电池,可见快充表现还是很不错的。目前大部分魅蓝手机都带上了快充,包括今年发布的魅蓝5s和魅蓝E2这部手机。
 
 
至于安全问题,这一点完全不用担心,魅蓝的18W快充它具有一定的独特性,那就是带有智能充电保护设计,电量充满后会自动断电,充电保护是保护手机电池的一种特殊技术,魅蓝所采用的充电保护技术能大大延长手机寿命及减少手机过度充电可能带来的潜在危险。所以就算是充满电后不及时拔掉,也不用担心手机会持续充电,而是会自动断开,这也是比较 人性化的设计吧,
 
当然,如果可以,我们还是尽可能的充满电之后把插座拔掉,虽然说大部分手机的充电器安全系数都很高,但也能免有意外,毕竟是电子产品不可能全部都是很好的,拔掉插座主要也是为了安全,尤其是对于上班族而言,人不在家,没必要在把充电器插在排插上,杜绝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才是最安全的。
对于新买的锂离子电池的“激活”问题,众多的说法是:充电时间一定要超过12小时,反复做三次,以便 激活 电池。这种“前三次充电要充12小时以上”的说法,明显是从镍电池(如镍镉和镍氢)延续下来的说法。所以这种说法,可以说一开始就是误传。锂电池镍电池的充放电特性有非常大的区别,而且可以非常明确的告诉大家,所有严肃的正式技术资料都强调过充和过放电会对锂电池、特别是液体锂离子电池造成巨大的伤害。因而充电最好按照标准时间和标准方法充电,特别是不要进行超过12个小时的超长充电。
 
那么电池需要激活吗?答案是肯定的,需要激活!但是,这个过程是由生产厂家完成的,与用户无关,用户也没有能力完成。锂电池真正的激活过程是这样的:锂离子电池壳灌输电解液--封口--化成,就是恒压充电,然后放电,如此进行几个循环,使电极充分浸润电解液充分活化,直至容量达到要求为止,这个就是激活过程--分容,也就是说出厂后锂离子电池到用户手上已经是激活过的了。另外,其中有些电池的激活过程需要电池处于开口状态,激活以后再封口,除非您拥有了电芯生产设备,否则如何完成?
 
可是为什么有些产品的说明书上写着,建议用户前三次使用,要对手机进行完全的充放电呢?难道这不是激活吗?其实事实是这样的,在电池出厂,然后销售,再到用户的手中,会经历一段时间,一个月或者几个月,这样一来,电池的电极材料就会“钝化”,此时容量低于正常值,使用时间亦随之缩短。但锂电池很容易 激活,只要经过3—5次正常的充放电循环就可 激活 电池,恢复正常容量。由于锂电池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它几乎没有记忆效应。因此用户新锂电池在激活过程中,是不需要特别的方法和设备的。
 
长充可能导致过充。锂电池或充电器在电池充满后都会自动停充,并不存在镍电充电器所谓的持续10几小时的“涓流”充电。也就是说,如果你的锂电池在充满后,放在充电器上也是白充。而我们谁都无法保证电池的充放电保护电路的特性永不变化和质量的万无一失,所以你的电池将长期处在危险的边缘徘徊。这也是我们反对长充电的另一个理由。
 
在对某些机器上,充电超过一定的时间后,如果不去取下充电器,这时系统不仅不停止充电,还将开始放电-充电循环。也许这种做法的厂商自有其目的,但显然对电池的寿命而言是不利的。同时,长充电需要很长的时间,往往需要在夜间进行,而以我国电网的情况看,许多地方夜间的电压都比较高,而且波动较大。前面已经说过,锂电池是很娇贵的,它比镍电在充放电方面耐波动的能力差得多,于是这又带来附加的危险。
 
锂离子电池的额定电压,因为近年材料的变化,一般为3.7V,磷酸铁锂(以下称磷铁)正极的则为3.2V。充满电时的终止充电电压一般是4.2V,磷铁3.65V。锂离子电池的终止放电电压为2.75V~3.0V(电池厂给出工作电压范围或给出终止放电电压,各参数略有不同,一般为3.0V,磷铁为2.5V)。低于2.5V(磷铁2.0V)继续放电称为过放,低电压的过放或自放电反应会导致锂离子活性物质分解破坏,并不一定可以还原。而锂离子电池任何形式的过充都会导致电池性能受到严重破坏,甚至爆炸。因此,锂离子电池在充电过程必须避免对电池产生过充。

产品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