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百科

电动车电池不耐用,可能陷入了这三大误区,很多车主不知道!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3-09 16:37    点击量:
电动车电瓶不耐用,可能陷入了这三大误区,很多车主不知道!
 
对于现在中国的车主来说,可以说是非常的艰难,因为现在中国的油价居高不下,已经占据了生活的很大消费,所以有些家庭为了省钱已经放弃了开车上下班,而重新选择使用电动车。当然对于电动车来说,很多人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有些电动车车主使用的电动车1五、六年不更换电瓶,而且电池状态依旧是非常出色,而有些车主每隔两年就要更换一块电池。
 
 
对于这样的情况,很多人表示不太理解,难道是因为电池质量比较差吗?感觉可能有些人陷入了电动车使用的三大误区,今天就对电动车三大误区一一盘点,很多人都不知道。
 
 
误区一,电量用完再充电。很多人在购买电动车的时候,电动车销售员会告诉给车主这样一句话,电动车在使用的时候要用完电再充电,这样对电池使用寿命比较好。其实这种说法欠佳,因为当电池电量用完的时候,会出现非常明显的亏电现象,对电池的使用寿命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而正确的操作是等电池电量用到剩余20%的情况的时候对电动车进行充电,这样电动车电池不会出现亏电的情况,而且也是最佳的充电时机。
 
 
误区二,电动车长时间放置不充电。对于电动车以及电动汽车来说,这一点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电池是一种具有活性的物质,电池长时间存放的时候,需要将有些化学物质隔离开,因此正确的使用方法是在汽车长时间不用的时候要保持电量的饱满,而且最好在存放期间进行一定的充放电,让电池内的活性物质重新被激发出来。因此在电动车上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电动车不是开坏的,而是放坏的,当然这句话在汽车行业中也比较流行。
 
 
误区三,随时保持满电的状态。对于这样的一个情况估计很多强迫症的人会犯,总是担心自己电动车电量不足,在出行的时候会出现没电的情况,所以每次使用完电动车就充满电,而且随时保持自己电动车是满电的状态。对于这种情况对电池也造成非常大的损害,因为长期处于满电的状态,会造成电动车缺水、发热,而且长时间充电的话对电池造成的损害比电池亏电的情况还要严重,所以有些电池会出现鼓包等现象,而且出现这种情况之后就代表着电动车电池彻底报废了,所以各位车主在使用电动车的时候,看一下自己是否存在以上的三大误区,也许正是这些误区才是导致自己的电动车的使用寿命不如别人的根本原因。
家里的电动车续航能力下降了,怎么办?网上流行一种电池修复液,可成功解决电池问题。近日,厦门市民许先生称,他在网上购买了这种电池修复液,操作后却出现了电池发烫、鼓包的问题,根本无法正常使用。
 
“一点儿用都没有,反倒让我的电瓶车报废了!”一谈到这个糟心事,许先生就和记者抱怨了起来。他告诉记者,自己的电池属于铅酸电池,按照商家的说法,加入修复液便可以解决电池问题。那么,电池修复液为何没有起到效果?这种“神器”,能否起到传说中的修复作用?记者展开调查。
 
【市民遭遇】续航里程不升反降 30公里变15公里
 
11月12日,许先生无意间在网上看到一种电池修复液——带有电解液的蒸馏水,特别添加了“修复配方”,还可在家自己操作。
 
商品简介上写着“所有电池全部通用”,商家也信誓旦旦地告诉许先生,他的铅酸电池也能添加,并承诺“不会出问题”。看到网上的众多好评反馈,许先生便动了心。于是,他花了20元购买了500毫升的电池修复液。
 
11月15日,许先生收到了电池修复液,打开之后,淡黄色的透明液体带有一股硫酸味。和商家再三确认后,许先生打开了电池盖板,并按卖家指导,在六个小孔里分别加入了5-10毫升的溶液,并充电两个小时。
 
第二天,满心期待的许先生发现原本可以来回30公里的电动车,现在只能跑15公里。而以前都要六个小时才能充满的电池,现在四个小时就满了,充不进去了。卖家对许先生解释说,“需要使用大功率的充电器进行激活。”于是,许先生再次按照卖家的指导,借来了朋友的充电器进行充电。
 
许先生察觉到,充电时电池盖板开始发烫。停止充电后,许先生打开了盖板,发现已经有不少电解液出现在铅酸电池表面,而电池也早已鼓包变形。
 
【记者调查】修复液并非“万能药水” 仅能修复特定问题
 
为此,记者随机走访厦门的多家电动车维修铺,其中有不少店家均向记者表示,自己从没有听过这种修复液。
 
而当记者走访仙岳路的一家电动车维修店时,店内的维修小哥一听到电池修复液,便笑着和记者说,这就是他们俗称的“加水”,电池会因为“失水”而无法继续发生反应,这时候需要添加带有电解液的蒸馏水。
 
在金泰路一家电动车维修铺里,经营人员告诉记者,店里有这种电池修复液,但“需要看过了电动车,才能决定加不加水”。他接着说,市面上的电动车电池种类有两种,分别是铅酸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如果是铅酸蓄电池,通过“加水”,确实可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但另一种锂离子电池,则需要在干燥的环境进行反应,是不能“加水”的。
 
专家提醒
 
私自添加不可取
 
电池修复需专业操作
 
记者联系到了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黄令教授。黄令教授表示,消费者购买并添加修复液的方法并不可取,而所谓的修复因子和修复配方,只是商家售卖的噱头。
 
从事电池管理的专业人士何先生则告诉记者,电池修复液确实有一定的效果,但仅仅只“针对传统的铅酸电池”。网上电池修复液种类较多,消费者难以辨别;修复液内容,消费者也无从考证,而带有杂质的电池修复液,反而更容易加快电池衰竭。盲目开盖进行添加,看似简单,实则风险满满。很可能因为操作不当、添加液体过多等,造成电池产生过多气体,出现电池发烫、鼓包,甚至报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