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百科

锂电池过充机理与防过充措施有哪些?

来源:宝鄂实业    2019-11-04 07:50    点击量:
锂电池过充时会产生热量和气体,热量包括欧姆热和副反应产生的热,其中欧姆热占主要。过充引发的电池副反应,首先是过量的锂嵌入负极,在负极表面会生长锂枝晶(N/P比会影响锂枝晶生长的起始SOC)。其次是过量的锂从正极脱出,引起正极结构坍塌,放出热量和释放出氧。氧气会加速电解液的分解,电池内压不断升高,一定程度后安全阀开启。活性物质和空气的接触会进一步产生更多的热量。
 
有研究表明减少电解液量会显著减少过充时的产热和产气。另有研究过充时电池不带夹板或安全阀不能正常开启,电池易发生爆炸。
 
轻微地过充不会导致热失控,但会引起容量衰减。研究发现NCM/LMO混合材料为正极的电池过充时,SOC低于120%容量没有明显的衰减,SOC高于130%时容量会衰减显著。
 
目前解决过充问题的方法大致有一下几种:
 
1)BMS中设置保护电压,通常保护电压要低于过充时的峰值电压;
 
2)通过材料改性(如材料包覆)提高电池的抗过充能力;
 
3)在电解液中添加抗过充添加剂,如氧化还原对;
 
4)电压敏感膜的使用,电池发生过充时,膜电阻显著降低,起到分流作用;
 
5)在方形铝壳电池中使用OSD、CID设计,目前是通用的防过充设计。而软包电池则无法实现类似设计。
 
锂电池过充大致可分为4个区域,每个区域的特征如下:
 
I区
 
1.电池电压缓慢上升。钴酸锂正极脱锂超过60%,在负极侧析出金属锂。
 
2.电池鼓胀,可能是由于电解液在正极侧高压氧化。
 
3.温度基本稳定,略有上升。
 
II区
 
1.温度开始缓慢升高。
 
2.在80~95%范围内,正极阻抗增大,电池内阻增加,但在95%有所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