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电解液主要作用与使用的误区有哪些?
来源:宝鄂实业
2019-11-22 05:55
点击量:次
1、起到电化学反应的作用
电瓶放电时,电极板吸收电解液中的硫酸,释放电能,没有电解液,电瓶是不能放出电能的,电瓶充电时,电极板释放出放电时吸收的硫酸,使电极板恢复到初始状态;
2、起到导电的作用
蓄电池接通外部线路,电流由蓄电池正极经外部线路流入蓄电池负极,在外部电路上有电流流过,而在蓄电池内部HSO4-离子离开负极向正极迁移,H+则离开正极向负极迁移,使蓄电池内部由于离子的定向运动,形成电流。这样负极上反应物PbSO4由于得到外电路的电子,而把HSO4-释放进入电解液,HSO4-又重新迁移到正极表面,完成电荷的转移与传递。
3、解液密度确定
蓄电池电解液密度的确定主要依据是要确保电解液在活性浓度区间。电解液密度选择要从电池本体结构、供电特性、工作环境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蓄电池使用电解液的误区
●随意添加电解液
有些车主发现蓄电池存电不足、电解液密度减小等现象时就添加电解液,殊不知这样会使蓄电池电解液密度升高,其内阻增大,电压下降,电荷容量降低。电解液密度减小是因为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放电过多,存电量减小,因此当电解液密度降低时,应及时为蓄电池充电。
●随意添加蒸馏水
一般电解液不足,应添加蒸馏水,但有时电解液减少是因为电解液泄漏。如不具体分析其原因就添加蒸馏水,会使电解液密度降低,蓄电池不能正常工作。此外,不可在收车后添加蒸馏水,造成蓄电池自行放电,极板损坏,影响其使用寿命。
●忽视液面检查
电解液不足,会导致电极板硫化,电荷容量降低,其使用寿命缩短,应需定期检查电解液液面的高度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一般冬季是半个月检查一次,而夏季是每周一次。而对于不需添加蒸馏水的免维护蓄电池,也应定期检查电解液液面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