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氢电池为主流电动汽车电池,料年均增速达10%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3-13 11:37
点击量:次
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8月8日讯,中国稀土学会副秘书长张安文周五在“第六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上表示,在今后的5~10年内,镍氢电池仍是电动汽车用电池的主流,会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长。
张安文表示,镍氢电池主要应用在混合动力汽车(HEV)和消费类电器产品两大领域,在HEV领域占据90%以上的应用份额。镍氢小型电池和镍氢动力电池为稀土储氢合金主要应用领域,全球稀土储氢合金95%由中国和日本供应,中国储氢合金产量超过全球总产量的70%。
镍氢电池具有环境友好、快速充放电、低成本、宽温区使用的良好特性,且在快速充放电过程中保持性能的相对稳定,在抗震、防水防热、无毒害物质产生方面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应用范围较广。
镍氢电池中,镍含量占55%,稀土占32.2%,其他为钴、锰以及铝元素。而稀土元素中镧为20.2%,铈占8%,钕占3%,镨占1%,均为中国富有的轻稀土。
在贮氢合金粉专利方面,国内企业占据绝对的优势,截至目前中资企业已授权的储氢合金粉专利为116项,占总授权数的95.9%。科力远(600478.SH)已通过收购和国产化获取了高端应用的技术与专利,与厦门钨业(600549.SH)一起共同实现了国产化,为稀土储氢合金粉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显示,在2011~2020年的十年间,中央财政将投入1000亿元,200亿元用于推广混合动力汽车为重点的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2020年累计产销量达到500万辆,中/重度混合动力乘用车占乘用车年产销量的50%以上。
若以2020年HEV达250万辆计算,按照普锐斯每辆车采用168个6.5Ah镍氢电池作为动力电池,消耗储氢合金约5KG计算,年消耗合金将达1.25万吨,HEV的发展将为稀土储氢合金开辟一个巨大的应用市场。
一言蔽之,高质量汽车动力电池的标准是能完全满足新能源汽车大规模量产的需求,这主要包括性能匹配性、质量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等几大方面的要求。
目前我国汽车动力电池的整体发展水平依然较低。尽管汽车动力电池的发展也快二十年了,但极少厂家能完全满足车企的量产化需求,更多的还是停留在装车实验阶段。这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尚未真正启动,以及电池厂商本身的对汽车公司以及对动力电池认识不足有关。
汽车动力电池和汽车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必须按照汽车工业的未来重新定义电池的标准。对电池行业不甚了解的人经常会把电池在3C方面的应用迁移到汽车动力电池上,这是非常离谱的。客观地说,目前国内声称做汽车动力电池的厂商不胜枚举,产能之和在未来十年内都够用了。但是这些产能只能称之为机器产能,即买了很多制造设备,但其设备的品质管理、团队水准以及供应链是否能跟上都是未知。这种现象非常普遍。
汽车可以分高中低档,但电池不能分三六九等。因为不能说低档车的电池用一年就报废了,这对消费者是不可以接受的。所以无论什么定位的新能源汽车都会对电池提出较高的安全、寿命、经济性要求。可以说,做汽车动力电池比做卫星、潜艇电池还难,因为首先卫星、潜艇电池在成本约束上极其不敏感,其次卫星与潜艇只需要小批量生产,且是由专业人员操作与维护。
缺充电设施 插电混合动力并不省油
Q:混合动力汽车先驱丰田公司,最近在其畅销世界的普锐斯车型上,逐渐使用锂电池作为另一种动力源。科力远如何看待这一举动,是否说明锂电池是未来发展方向?
罗韬:目前,丰田普锐斯只是在一款叫α的车型上装了锂电池,不过装载很多年也一直没有扩展。业内不断有传言说丰田要转战锂电池,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我们和丰田是非常紧密的合作关系,我们很清楚丰田在混合动力上将一直坚持镍氢电池的主流,包括去年丰田建了一个年产十万台的生产线都是镍氢电池。
丰田深知在混合动力上,镍氢电池的优势是什么、锂电的优势是什么,而不只是玩一些概念。丰田评估得出的结论是:在混合动力上镍氢电池相比锂电的优势就是安全性、寿命、成本,尤其是它的大功率冲放。它的缺点是能量密度相对低些,也就是同等功率重量上略重些,不过这在普通混合动力汽车上是能接受的。但是如果是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需要更多功率,那么使用镍氢电池体积就偏大了,而锂电池更合适,至于锂电池它是否能达到消费者的需求?目前来看还没有,主要是因为受限于其寿命和续航里程短。
Q:在2014年北京国际车展上,新能源汽车在总共118辆首发车型中占到了79个席位,这是历届北京车展中比重最多的一次。这能否说明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会很快实现规模化的量产呢?
罗韬:这说明各国在环保上的要求越来越高,车企必须积极应对。另一方面也说明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热情在提高。但是,车企能否将消费者的热情转化成购买力仍是一个问号。每个企业都有不同的解决方案,从目前来看仍只有混合动力具备大规模量产和商业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