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文库

废铅蓄电池回收体系已提上日程?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3-18 00:33    点击量:
近日,工信部网站连发三文,总结了2018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废旧动力电池回收综合利用、动力电池回收重点企业的最新进展,在动力电池回收工作作出了肯定和未来规划。

事实上,在政策强制要求、百亿市场蓝海以及回收补贴(深圳首设动力电池回收补贴)等因素的作用下,整车企业、动力电池企业、材料企业、第三方回收企业、跨界上市公司等多方力量都在积极涌入动力电池回收领域。

车企作为动力电池回收的主体,主导着整个产业的节奏和进程,其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其他参与者来说影响重点,高工锂电通过对于国内主流车企布局进展梳理发现,其在动力电池回收上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目前车企的回收途径主要都选择设立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根据工信部公示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信息来看,截止到2019年1月份,共计有45家企业申报了3204个回收服务网点,其中,部分网点为多家车企提供回收服务。经整理后去除重复申报的网点后,共计有2075个回收服务网点,平均每家车企申报了46个回收网点。其中国内品牌吉利汽车465个、金龙汽车260个。

主要的回收网点布局模式可以分为自有销售渠道建设回收网点模式和与第三方回收企业合作共建回收网点模式。其中自有销售渠道建设回收网点模式是主流,主要是依托经销商的4S店进行相应的回收,约80%企业采用这种模式。

其次,另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在回收的战略布局上,车企单打独斗者非常少,普遍趋势是选择与第三方回收企业或者电池企业“抱团”合作。目前国内主要参与电池回收的正规厂商多为第三方回收企业如光华科技、格林美、赣州豪鹏、湖南邦普等,还有锂电材料企业如华友钴业、天赐材料等,动力电池企业如比亚迪、国轩高科、宁德时代等。
由于价格较低、性能稳定等优点,铅蓄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动车、储能等领域。据了解,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规范有效的回收体系,正规回收比例不到30%。工信部赛迪研究院、京津冀蓄电池环保产业联盟等机构此前一项联合调研显示:京津冀地区废铅蓄电池回收80%掌握在非法社会源渠道,正规电池生产企业回收量非常小,正规再生铅企业80%的原料也来自非法渠道。

由于价格较低、性能稳定等优点,铅蓄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动车、储能等领域。据了解,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规范有效的回收体系,正规回收比例不到30%。工信部赛迪研究院、京津冀蓄电池环保产业联盟等机构此前一项联合调研显示:京津冀地区废铅蓄电池回收80%掌握在非法社会源渠道,正规电池生产企业回收量非常小,正规再生铅企业80%的原料也来自非法渠道。

废铅蓄电池因为回收与拆解的不规范,致使全国每年约有近16万吨铅在非法冶炼过程中流失,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一项风险源。而非法回收、冶炼的蓄电池利益链,还造成每年税收损失近150亿元,可谓触目惊心。

目前,正规合法的拆解和冶炼企业经营成本太高,而非法企业无需承担环保成本,高价回收、低价卖出,其市场竞争优势可想而知。而且,政府部门对非法拆解废铅蓄电池打击不力,存在制度漏洞,如废旧铅蓄电池仓储、回收、运输等方面的细则,可追溯的管理制度等。

在相关制度与行政监管还不能有效制约非法拆解、再生利用产业链的当下,要避免“劣币驱逐良币”,可通过一定的行政手段使正规合法企业得到政策扶持。可以考虑给正规企业降负、消减其环保成本、减免税收,为良币注入驱逐劣币的能量。除此外,废铅蓄电池回收与再利用方面的制度补漏和立法工作,应尽早提上日程。



产品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