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文库

固态电池发展前景如何?电池研发企业已交付生产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3-18 00:31    点击量:
该项目的目的是开发一种固态电池,可在室温下实现稳定的充电和放电循环,并可同时快速充电。

该项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涉及基本方面,并使用在Empa和ISC使用薄膜方法制造的电池模型系统。在该第一阶段中,要精确地理解和监测在正极,固态电解质和负极之间的界面处发生的过程。

在第二阶段,这些经验和技术将用于制造功能性固态电池,该电池具有FraunhoferISC的工艺工程专业积累,将以小批量生产。

“我们的共同目标不仅是要更好地了解界面,还要能够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制造过程。弗劳恩霍夫和Empa的技术诀窍相得益彰,”弗劳恩霍夫ISC的弗劳恩霍夫巴伐利亚电动汽车研究开发中心(FZEB)的HenningLorrmann解释说道。

两阶段方法具有决定性优势:作为阶段一中的模型系统,薄膜电池的结构更易于分析。这允许识别最佳匹配的电极和电解质组合。通过事先匹配的材料,使阶段二中更大的电池单元的更复杂的三维结构更容易实现。

PiealoGr?ning是Empa董事会成员,也是项目协调员之一。他强调了战略重要性:“锂离子固态电池的结构非常复杂,是材料科学的一大挑战。通过这次合作,我们将材料科学和工艺工程方面的杰出专业知识结合起来,这正是成功推进固态电池发展的关键。”

总部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半固态电池研发企业——24M,近日对外宣布,其首次向一家未公开名称的合作伙伴交付了可以用于商业目的的高能量密度半固态锂电池。据了解,这批半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超过280Wh/kg,比目前最先进的、能达到250Wh/kg能量密度的电池要高出了10%以上。

不过,24M对于半固态锂电池的期望还要远高于目前所取得的成就,该公司认为半固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完全可以达到350Wh/kg,甚至有潜力超过400Wh/kg。

半固态电池是指电池中任一侧电极不含液体电解质,另一侧电极含有液态电解质。或者单体中固体电解质质量或体积占单体中电解质总质量或总体积之比的一半。“24M”生产的这种半固态电池是由蒋业明博士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材料系任教期间研发出的新型电池,据称这种半固态锂电池单位体积传递电力是目前电池的10倍,成本仅为目前锂电池的三分之一。其高效表现也因此得到了资本的青睐。此前我们也报道过24M在去年年底获得2180万美元(约1.5亿元人民币)D轮融资的消息,该轮融资由日本两家企业界巨头京瓷集团和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领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