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行业收购的风险有多大?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3-18 00:28
点击量:次
国金证券一位分析师向新京报记者表示,随着补贴新政的实施,动力电池行业收购带来的风险也在不断加剧。在优质标的稀缺、市场竞争加剧情形之下,动力电池兼并收购逐渐趋于
理性。
与此同时,由于2018年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下降,加上上游原材料价格上升,动力电池产业链中、下游企业成本压力持续增大。受此影响,2018年不少电池企业业绩不佳,甚至亏
损。
在新京报记者统计的19家发布2018年业绩快报的锂电池企业中,净利润下滑的有11家。其中猛狮科技净利润降幅最高,同比下滑1530.10%,东方精工、露笑科技、*ST尤夫、珈伟
新能、智航新能源等企业净利下滑2-7倍不等。宁德时代净利润达35.8亿元,成为利润最高的电池企业,但也出现了小幅下滑。往年业绩排名前列的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坚瑞沃能2018
年净利润则巨亏38.2亿元。此外,天齐锂业、赣锋锂业的业绩压力明显。
业绩承压,动力电池企业加速分化也是必然。根据OFweek产业研究院统计,截至去年8月,国内的动力电池相关配套企业已从2015年的150家降至100家左右。这意味着,在不到3年
时间里,已有1/3的动力电池企业出局。
上述分析师指出,随着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趋紧,加上日韩动力电池企业频繁在国内布局,在内外夹击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中国锂电行业新一轮洗牌将更为严酷。
爱康科技终止收购鑫成泰、八菱科技终止收购宇量电池、中利集团终止收购比克动力,2019年刚过去两个月,已有3起锂电企业兼并失败事件发生。
而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18年锂电终止收购的事件超过10起。这一不利局面也延续到了2019年。
根据多家动力电池上市公司发布的2018年度业绩报告,大部分企业因受补贴退坡、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业绩明显下滑,资金链紧张。在业内看来,动力锂电池行业还隐藏
着诸多危机与压力,行业深度洗牌已开启,集中度将越来越高,出局者将越来越多。
理性。
与此同时,由于2018年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下降,加上上游原材料价格上升,动力电池产业链中、下游企业成本压力持续增大。受此影响,2018年不少电池企业业绩不佳,甚至亏
损。
在新京报记者统计的19家发布2018年业绩快报的锂电池企业中,净利润下滑的有11家。其中猛狮科技净利润降幅最高,同比下滑1530.10%,东方精工、露笑科技、*ST尤夫、珈伟
新能、智航新能源等企业净利下滑2-7倍不等。宁德时代净利润达35.8亿元,成为利润最高的电池企业,但也出现了小幅下滑。往年业绩排名前列的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坚瑞沃能2018
年净利润则巨亏38.2亿元。此外,天齐锂业、赣锋锂业的业绩压力明显。
业绩承压,动力电池企业加速分化也是必然。根据OFweek产业研究院统计,截至去年8月,国内的动力电池相关配套企业已从2015年的150家降至100家左右。这意味着,在不到3年
时间里,已有1/3的动力电池企业出局。
上述分析师指出,随着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趋紧,加上日韩动力电池企业频繁在国内布局,在内外夹击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中国锂电行业新一轮洗牌将更为严酷。
爱康科技终止收购鑫成泰、八菱科技终止收购宇量电池、中利集团终止收购比克动力,2019年刚过去两个月,已有3起锂电企业兼并失败事件发生。
而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18年锂电终止收购的事件超过10起。这一不利局面也延续到了2019年。
根据多家动力电池上市公司发布的2018年度业绩报告,大部分企业因受补贴退坡、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业绩明显下滑,资金链紧张。在业内看来,动力锂电池行业还隐藏
着诸多危机与压力,行业深度洗牌已开启,集中度将越来越高,出局者将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