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报电动车电池续航里程已成业内通病
虚标电池里程这事并非只有国内车企才干,国外车企也有这么干的,只是近几年国内电动汽车市场快速扩张,虚标的事干得更多更猛更醒目,以至于引起消费者不满,甚至对整个电动汽车
行业开始产生不信任。
就在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3月1日发布备忘录宣布将正式出售承诺已久的3.5万美元标准版Model3的当天,汽车之家创始人、车和家CEO李想发微博提醒国内车企:“特斯拉已经打
到门口”,推广电动车的时候“别再搞丢人的宣传手段自嗨了”。若再不省悟悔改,“以后就真没饭碗了,好日子很快就要结束了”。
2018年3.15之前,第一电动网联合汽车头条APP就电动汽车满意度情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9.75%的车主认为所购电动车完全达不到官方宣传的性能标准,而电池续
驶里程虚标是车主们的第一槽点。该调查还显示,35.22%的用户表示后悔购买电动汽车。其中,感觉被厂家忽悠是他们对电动汽车粉转黑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同标准下的最终续航里程数值也有很大差异。一般而言,标准测试方案越接近实际路况和用车情况,得出的结果越可靠,对消费者而言越有参考价值。但由于这些标准多非强制性标
准,车企采用哪个标准没有硬性要求,而基于“宣传”需要,车企自然都愿意选择能让数值好看的那个标准。标准宽严不同,得出的结果差距也非常明显。
依据不同标准得出的续航里程数据,车企当然可以拿来宣传,但必须明白告知消费者,这是某标准下的理想数据,仅供参考,并不代表实际续航里程。但在现实中,许多车企却并不这
么做,常常只拿最好的数据进行宣传,而故意隐去“理想状况”这个前设,让消费者误以为这就是实际续航里程。这样做就带有忽悠的性质了
忽悠不懂的消费者也许管点用,但在懂行的人面前还搞这套,就显得幼稚了,搞不好还会搞出事来。美国某机构曾购买中国一家车企15辆电动大巴,这事曾被国内媒体当作自主新能源
车向国际市场进军的典型宣传过,但遗憾的是,不久这家美国机构就提出全部退货的要求,原因是所购车辆实际续航里程与宣传不符。
一家企业被客户退货还算小事,若大多数车企都玩虚标,影响消费者信心,让他们粉转黑,这就会掣肘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那问题就严重了。要知道,干任何事都要诚信为本,
电动汽车行业发展也要实打实地干,靠忽悠,挣不来可期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