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文库

行业乱象终结者?充电宝国标发布治理市场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3-24 21:42    点击量:

 “要问深圳有多少家做手机的,可能还有个大概数。要问有多少做移动电源的,那真是没有人知道。”在深圳海盈科技有限公司陈经理看来,很多移动电源企业属于“打游击”,想做就做,没两天也许就没了。

  一边是数量庞大的生产企业,一边是质量乱象频出的行业现状,移动电源行业似乎走到了十字路口。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多位业内人士呼吁“该管管了”。

  企业扎堆品牌过滥

  移动电源生产企业数量到底有多大,从电商网站售卖的品牌数量上可以管中窥豹。记者从京东商城获悉,目前在售的移动电源品牌有209个,而手机品牌的数量为162个。而据媒体报道,在一些实体电脑城和IT市场,由于品牌太多,“看上去都差不多”,店主只能用容量大小来区分。

  对于移动电源行业的扎堆现象,中国电池协会副理事长王敬忠也有切身感受。作为电池行业的资深人士,这几年他发现不少过去做充电电池的企业都转行做了移动电源,一些根本没有相关行业经验的小企业也纷纷加入。“这和整个行业的准入门槛不高有直接关系。”

  王敬忠所说的门槛,一是技术,二是标准。据悉,移动电源的技术和零部件相对简单。用陈经理的话说就是,去市场采购电池和电路板,然后找个外壳一包,贴个商标就行了。“和山寨手机差不多。”而关于移动电源标准的起草,各种消息频频见诸报端,可惜仍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记者联系了深圳市冠信科技有限公司,一位自称是质量负责人的黄先生说,企业生产移动电源已经有两年了,“(移动电源)很好做,主要就是找工人装配一下,原材料都是外面采购来的。”至于标准,他表示“没听说过”,并称:“要是政府管得严了,估计很多企业就不做了。”

  “光靠行业自己来规范,效果可能很慢。我还是希望政府部门能来好好管一管,把那些打游击的小企业清理出去,给我们这些认真做事的企业一点空间。”陈经理的话也许也代表着移动电源行业的心声。

 容量虚标问题最普遍

  去年,上海市质监局组织开展了移动电源的风险监测工作,并发布了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

  参与此次工作的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工程师刘胡炜透露,由于电池电芯产品的特性,移动电源产品若无较好的安全设计和保护,在过充电、过放电、输出短路等异常情况下,可能导致产品损坏甚至发生起火、爆炸;在静电干扰、高温、重物冲击、跌落等严酷环境下,可能导致产品损坏甚至发生起火、爆炸,威胁使用者的人身财产安全。此外,移动电源产品还普遍存在虚标额定容量的现象。

  “如果说安全问题尚无标准来进行严格约束,那么容量虚标就属于企业自身的不诚信行为。”据刘胡炜介绍,移动电源的电芯容量和输出电量并不一样,由于升压电伏等因素,输出电量要小于电芯容量,目前厂家标注的都是电芯容量。

  但即便如此,也存在不少企业夸大电芯容量的现象。在风险监测工作中,22个批次的样品里有9个样品的电芯实测容量低于整机“标称容量”,缺额从1%至37.8%不等。他认为,电量测试不存在技术难点,如果虚标容量就是企业对消费者的故意欺诈。

  对于媒体上常常报道的移动电源自燃问题,刘胡炜反倒并不是特别担心。

  他告诉记者,移动电源的核心保护分为两块,电芯保护和电路管理保护,如果企业能做到采购质量有保证的电芯和电路板,相当于是有两重安全保护,“我们实验中模拟的是非常严苛的环境,但是自燃的几率也是非常低的,没有大家想的那么严重。”

  他建议,消费者应尽量在正规渠道购买知名品牌产品,最好不要去小商品市场购买。

产品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