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文库

充电模式在中国真的行得通吗?还要看具体国情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3-25 21:37    点击量:

 在客户服务方面,电动汽车最核心的持续服务课题就是充电问题,而特斯拉以“双轨制”的简单模式化解了充电桩这个阻碍电动汽车发展最主要的基础设施问题。特斯拉双轨制的充电服务模式就是“公共配套+私人订制”。以前,各个国家发展电动汽车都是以建立充电桩基础设施为主要的充电模式,特斯拉从私人订制入手,瞬间化解了主体客户群关于充电的担忧:在公共充电设施完善之前,至少客户可以居家解决充电问题。

  当然,特斯拉的充电解决方案能够得以实施,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美国等发达经济体中消费者的居住模式和在社会公共管理方面相对灵活的体制机制。而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的体制机制和生活方式上的限制条件也正是电动汽车在中国等国家和地区迟迟无法大规模迅速普及的原因之一。与此同时,特斯拉也在加快公共设施体系的建设,从资金投入到规划都有相应的路线图,2015年遍布全美国的充电设施要在现有基础上实现数倍的增加。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特斯拉也拥有雄厚的后续开发能力和前瞻思维。据特斯拉公司介绍,当前充电锂电池的产能影响了公司电动车的交付量,在提高锂电池产能之后将有很大改观。为此,特斯拉在新车型、锂电池生产等方面加紧布局。为了打通充电锂电池产能的瓶颈,特斯拉正在美国西南诸州选址建设千兆工厂。到2020年,特斯拉汽车公司与合作伙伴将持续投入40亿~50亿美金用于千兆锂电池工厂建设。待工程竣工后,特斯拉电动汽车整体产能将达到年产50万辆的规模。

  现在确定特斯拉模式未来是否成功为时尚早。但是,就目前特斯拉已经具备的商业模式、未来发展趋向和基本的战略管理体系而言,如果实施得当,再借助于美国整体制造业回归的大势,特斯拉还是能够取得预想战略目标的。

 第二,电动汽车的推广还要充分结合中国本土特色,从车型设计、技术路线到市场推广都不能简单照搬国外的模式。中国当前适合市场推广的电动汽车车型还应该以经济车型为主,作为城乡消费者代步工具、政府公务用车及公共交通用车的替换和备选方案。类似特斯拉这种定位于高级电动轿跑车,在中国大陆短时间内还没有面世的可能性,也不是应该推广的主力车型。

  第三,中国电动汽车的商业模式要学习特斯拉的创新思路,包括未来中国市场电动汽车充电的综合解决方案,完全可以从政府公务用车作为突破口,探索成熟模式。同时,鼓励私人和有条件的企业和单位集中设置公共充电设施。当然,政府必须出台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程。

  第四,政府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鼓励更多的民间机构和企业投入到新能源汽车的研发过程中,并允许多种技术路线并行,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发展路径。

  值得欣慰的是,2014年3月,北京市经信委公布了符合有关要求并纳入《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第一批第2期)的企业和产品,上汽集团、江淮汽车、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华晨宝马五个公司的产品入围。至今,纳入北京市新能源小客车目录的企业已有6家,共计7个产品。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在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发展电动汽车,在车型、选号、充电、后续服务、补贴等政策框架和体系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总之,与美国等发达经济体不同,由于特殊的体制机制,启动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钥匙主要掌握在中国政府手中。政府一方面要打破利益藩篱,给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以更加宽松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民间的创新意识以开发出综合性能优、综合效用高、美观时尚的电动汽车,降低消费者的观望心态,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欲望,降低消费者的转换成本。只有这样的双轨机制,才能实现中国电动汽车的蓬勃发展,中国的特斯拉也就为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