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买来的充电宝是隐形炸弹?叫你如何走出购买误区
不久前,上海质监局网站曾公布对市场上22个批次充电宝抽检结果,9个样品电芯实测容量低于整机“标称容量”,缺额从1%至37.8%不等。电容量虚标、充电宝缩水,这已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
选“充电宝” 电芯是关键
日前,广州地铁向乘客发出倡议,呼吁大家乘坐地铁时停止使用充电宝,携带着充电宝则要做好适当的防护和保护工作。为什么要推出上述举措?普通用户又该如何选购充电宝呢?
相关媒体报道称,今年5月,深圳4号线一列地铁尾部发现烟雾,乘客紧急疏散。后来消防人员查出,系因乘客携带的移动电源爆炸。事故虽未造成伤亡,但也足够引起人们对移动电源安全性的重视。不管你是在地铁还是在自己的房间里,使用劣质的移动电源都可能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为保障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安全,选购好的移动电源很重要,怎么选择安全的充电宝呢?专家接受采访时给出如下建议:
首先, 购买产品质量高、有企业信誉的厂商生产的移动电源,切勿贪小便宜购买低价伪劣产品,产品应具备国家相关认证。电芯、电路板都有固定成本,品质越高的电芯,厂商的购买成本就越高,价格自然也会更高。
同时,传统充电宝最核心的部件只有电芯和电路板,厂家只要焊接两者,然后加上外壳,就是一款充电宝,为了提高利润率大多会采用廉价电芯加工。仁清科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出于安全考虑,我们已经开始采用锂聚合物而抛弃电芯,这样的充电宝一般体积小,重量轻,安全性能较高,所以价格也比较贵。”不过另外一种液态锂电池充电宝,因为所采用的液态电解质在充电状态下会导致内部电压急剧上升,一旦过充、过热都可能导致燃烧或爆炸等情况。
此外,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与重物或尖锐金属部件接触,防止内部电芯被重物压变形或被尖锐金属刺穿,导致电芯内部短路。给移动设备充电时,若发现移动设备发烫,应立即停止充电。移动设备发烫原因可能是移动电源输出电压或电流过高,若不及时停止充电,将有可能导致移动设备被损坏。在充电时,若移动电源充电指示灯显示已充电完毕,应及时取下移动电源,防止过充电。
“充电宝”已成为智能手机用户不可缺少的帮手,但你可能想不到,包里揣着的“充电宝”也许是暗藏身边的杀手。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最新抽检结果显示:从市场上采集的32批次“充电宝”样品,合格率为零。同时,记者对成都市内多家移动电源销售商暗访发现,九成以上的市售“充电宝”均无3C认证,安全状况让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