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池行业完全不能松懈,日韩德法虎视眈眈?
其实身处新年度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特别是处于其产业链上重要一环的动力电池业各方也同样如此,而更显迫切的要数各级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了。当然,有这种想法的不仅仅是中国政府和产业界人士。
电池中国网综合编译、整理了除中国以外的其他6国政府和组织机构近期动向,看他们在助力本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方面都许了哪些愿。
韩国:全盘把控动力电池产业
在车方面,据韩媒报道,韩国政府计划到2022年,预计将国内燃料电池大巴数量提升至16000辆,其中包括1000辆公交车。
目前,韩国蔚山市政府已与现代汽车及9家汽车制品企业签订关于燃料电池车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在动力电池方面,据韩媒报道,韩国政府正计划在全固体电池、锂电池、锂硫电池3个领域,投资开发新一代电池技术。
此外,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近日发布了2019年度(1-12月)科学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综合实施计划。根据该计划,将支持新一代氢能的技术开发工作。预计将投资102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200万元)开发氢能革新技术,108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600万元)开发燃料电池技术。
日本:倾向燃料电池车发展
据日媒报道,近日日本一位官方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扩大政府对百姓购买纯插电式混合汽车等汽车的补助金额。
虽然目前日本还没有出台管控燃油车的政策,但是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汽车、燃料电池车等环保型车已赢得政府支持,并正在日本市场逐步推广。
该官方负责人表示,日本政府早在2014年就开始致力于发展氢能产业,特别是非常积极地普及燃料电池公交车方面。
以东京为例,为了加快燃料电池公交车的普及度,日本政府计划到2020年,在现有14座加氢站的基础上再增加3-4座。同时,因为加氢站在建设时可能存在高压气体冲放等安全问题,日本国土交通省和经济产业省正在就这一问题展开相关制度设定等讨论。
德国:立志扶持动力电池产业
近日,据德媒报道,德国呼吁建立“欧洲电池联盟”,德法两国政府共同发表了《法德电池制造宣言》。
“德国政府将投入1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8.5亿元),用于生产动力电池和建设下一代固态电池研发中心。”德国经济部部长阿尔特迈尔表示,德国正与欧洲多国密谈,希望在2019年年初确定“欧洲电池联盟”项目,旨在减少德国汽车制造商对亚洲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供应商的依赖。
据了解,联盟成员预计包括德国电池生产企业Varta、德国化工集团巴斯夫和美国汽车制造企业福特。
同时,德国汽车制造企业大众、宝马、电池初创企业Northvolt,以及比利时原料公司Umicore、法国电池制造企业Saft也正在商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