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文库

目前对锂电池的争议有哪些?具体技术会朝哪个方向发展呢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3-29 18:17    点击量:

对于磷酸铁锂电池生产商来说,目前行业中技术水平的两极分化程度是较为明显的。据行业人士向SMM表示,目前中国磷酸铁锂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平均在120Wh/kg左右;而像国能电池等磷酸铁锂电池生厂商表示其公司的磷酸铁锂标准箱能量密度已经达到了155Wh/kg。

根据网传版新能源补贴政策,2019年对于能量密度的要求从今年的120wh/kg,提高到140wh/kg,而目前大部分磷酸铁锂企业都无法达到明年的补贴门槛。

面对即将到来的新能源补贴政策,磷酸铁锂电池厂家对于未来的布局规划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扩产类,以国轩高科、国能电池等企业为代表。这类企业目前掌握了磷酸铁锂电池最前沿的技术,不论是能量密度水平还是性能都处于行业领先位置。同时,多位行业人士向SMM表示,考虑到无补贴时代即将到来,未来电池的发展一定是以安全性为主要发展核心,而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相比,安全性和成本似乎都不那么有优势。对于磷酸铁锂技术已经遥遥领先的企业来说,当前继续深耕这个市场,是他们对于未来布局思考后的决定。

第二,并存类,以比亚迪等企业为代表。之前一直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的比亚迪,今年1-10月三元电池的装机量已经超过了磷酸铁锂电池。三元与磷酸铁锂并行,是目前大部分电池企业在后补贴时代的权宜之计。部分以三元电池为主、磷酸铁锂电池为辅的企业向SMM表示,预期到明年的政策会加大对能量密度的要求,明年磷酸铁锂电池的产量会出现20%-30%的减少。

第三、转型类,以小企业为主。对这些企业来说,想要在短时间内追赶上补贴政策对能量密度的要求,是一件极困难的事情。而在目前大多数整车厂出现资金压力的情况下,如果生产出的磷酸铁锂电池并不能拿到新能源补贴,下游的账期压力很大程度上会转移给这部分电池企业。SMM了解到,这些企业大部分已经转型去电动工具等消费类锂电池市场及未来发展潜力更大的市场。

对上游原材料的影响分析

据SMM调研,中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已经出现产能过剩,并从今年年初开始去库存。对于大的磷酸铁锂正极厂来说,目前的订单仍较饱满,有些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而对于小厂来说,从今年年初开始已经出现了停产减产的计划。考虑到明年下游部分电池厂对于磷酸铁锂需求的调整,部分磷酸铁锂生产商已经转型去储能这个更有发展潜力的市场。明年磷酸铁锂仍处于去库存的阶段,SMM预计,明年磷酸铁锂的产量整体与今年产量水平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