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文库

锂电池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哪些贡献?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3-30 10:44    点击量:

2018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突破200万辆,其中我国贡献了超半数的数量。虽然新能源汽车占比在逐年增长,但与燃油汽车的体量相比其绝对数量还少得多。目前,新能源汽车(主要是纯电动车)存在的两大关键问题主要有2个:一是充电桩相对少,充电时间长。二是电池的续航能力不够,满足不了远行的要求。

 

此前,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认为,电动汽车快速增长的基础,是电动车的性价比和便利性要达到或超过燃油车。因此,新能源汽车要继续增长,除了电池技术要突破,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也很关键。

 

据统计,1月新能源乘用车和商用车同比均高增长,直接带动了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增长,1月装机量约为5Gwh,同比增长超预期。

 

充电桩方面,据报道,国家各部委已经沟通意见,今年的新能源地方政府补贴将不再是直接对汽车补贴,而是转向补充电运营,并要求地方政府出台详细的实施办法。充电难是新能源汽车推广之中最大的问题,有业内人士分析,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达到160万辆左右,而充电桩预计新增60万个,私人充电桩48万个,公共充电桩12万个,充电桩行业发展的快速通道正在开启。

 

事实上,从今年1月份的充电桩数据也可见一斑。2月25日,中国电动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2019年1月充电桩运营数据。

 

数据显示,2019年1月,联盟内成员单位上报公共类充电桩共计34.2万台;车企随车配建充电设施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月,通过联盟成员内整车企业采样约74.3万辆车的车桩相随信息,其中建设安装私人类充电桩51.1万台。总体而言,2019年1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4.4万台,同比增加231.6%,公共类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低于去年同期,随车配建充电设施增速较快。截止2019年1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85.3万台,同比增速为80.1%。

 

从一月的销售数据以及相关政策来看,电池以及充电桩这两条支撑新能源汽车的“大腿”,将让它走得更远。
 

据外媒报道,美国普渡大学(PurdueUniversity)研究人员研发出一项新型电动汽车技术,该技术结合了电池和氢能,能量密度非常高,只需要快速补充电池液就可让乘用车续航里程达到5000公里以上。

 

该技术使用专利的“液流”系统,通过单电池液产生电力,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并且可根据需要产生氢能。目前,位于印第安纳波利斯的普渡大学正使用高尔夫球车,对该技术进行测试。

 

该系统类似于去年轰动一时的苏格兰“液流电池”技术类似,尽管当时的系统使用薄膜让离子通过两个单独电池液“容器”,而新系统没有薄膜,仅用一个电池液“容器”。

 

普渡大学地球、大气和行星科学杰出教授以及数学教授JohnCushman表示,单电池液系统可实现更大的能量密度,也意味着可为电动汽车提供更轻、但是续航里程更长的电池,并可使液流电池成为电动汽车动力的有力竞争者。

 

此外,该新技术产生的氢气可以以更低的压力进行存储。目前,该系统已经在小型摩托车和高尔夫球车上进行了测试,基于该技术正在进一步发展,研究人员认为其可让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达到3,000至3,600英里(约合4,800至5,800公里)。

 

唯一的要求就是驾驶员在行驶到4800公里左右时,需要停下来更换电池液,就像给汽车加油一样,无需像给锂离子电池电动汽车充电45分钟一样麻烦。研究人员表示,与停车加油的过程类似。事实上,该系统有可能会被改造成现有的加油站配液器。一旦汽车行驶大约5,000公里,电池阳极耗尽时需要更换电池液。更换电池液与换油的时间相同,费用大约为65美元(约合440.3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