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厂商光鲜外表下又有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掌门人辞职怀才不遇的艺术家
不到20天后的4月22日,特斯拉即将迎来其在中国的大日子,首批现车将交付车主,特斯拉也将像一个真正车企那样开始运营从销售到售后的全过程。不过交车仪式上,肯定不会再看到一手将特斯拉带入中国的郑顺景。昨天,郑顺景发布告别信,表示未来将环游世界。
“各位好,由于个人原因,我将要离开Tesla,从4月底正式生效。”他说,接下来要好好充电,实行计划已久的环球旅行。以后可以分配更多时间用于旅游摄影,闲时也会继续撰写汽车、旅游和摄影的专栏,分享个人兴趣,继续做一个怀才不遇的艺术家。
“我觉得很意外。”郑顺景的一位老同事说。郑顺景加入特斯拉之前,曾任宾利中国总经理,他在宾利工作近十年时间里,宾利中国销量增幅超10倍、全球销量排名一路攀升。2013年3月,郑加入特斯拉汽车公司,任中国区总经理。在他的带领之下,特斯拉突破销售审批、定价难题等重重壁垒,在北京开设第一家旗舰店,成功进入中国市场。
特斯拉高调进入中国以后,遇到的困难远超想象亦是不争事实。“无论是特斯拉全球总部,还是郑顺景团队,对挑战预判不足,是显而易见的。”汽车行业评论员田永秋指出,特斯拉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没有在中国市场打下良好的基础。
特斯拉,冷静一点
今年北美车展上,记者看到了参展的特斯拉models。它在概念和设计方面确实独特,比如,它有前后两个储物箱,“引擎盖”打开没有传统汽车的发动机等部件。除此以外,在制造工艺方面比较粗糙,有点对不起豪华轿车的价格。
但是穆斯克对中国市场热情高涨,所以有点着急。上月,穆斯克宣布将投入重金建设电池工厂。该工厂将在2017年提前投入运行,锂离子电池年产量将超过2013年的全球用于各类用途的锂离子电池总产量,满足特斯拉年产50万辆的需求,电池组每千瓦时的成本预计将降低逾30%。如果要消化50万的产能,中国市场就要担负重任。
2013年,特斯拉全球销售约2.25万台。若要在三年后实现50万销量,特斯拉必须在全球跑步前进,销量增长25倍,中国市场在其计划中扮演重要角色。
现实和理想之间的距离有点大。中汽协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车市纯电动轿车仅销售14604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