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将效仿特斯拉做锂电池汽车了吗?
OFweek锂电网综合报道:“我最近在研究,将遥控汽车放到xiaomi.com去销售。”2012年6月,小米手机在成功融资2.16亿美元时雷军曾这样“妄言”过。在当时看似是一个不太靠谱的玩笑话,如今真的要实现了。
3月29日,小米手机创始人兼董事长雷军在2014深圳IT领袖峰会上演讲时透露,小米今年营收将达到700亿,预计明年营收将超过千亿,2015年小米出货量目标1亿台。
在同期举办的中国车联网大会上,雷军高调露面并表示,小米与某知名车企秘密研制的小米纯预计最快2015年即可实现量产。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业界哗然!
车联网是近两年的热词,各大车企和互联网公司热炒的话题。车联网是通过装载在车辆上的电子标签通过无线射频等识别技术,实现在信息网络平台上对所有车辆的属性信息和静、动态信息进行提取和有效利用,并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对所有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提供综合服务。车联网这个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与小米所擅长的领域一拍即合!
我们立刻采访一位参与小米汽车研发的人员。据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唐先生表示,小米汽车属于小米公司的机密,不便透露更多信息。我们都知道汽车从最初的研发设计到测试生产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当被问及小米汽车如何能在2015年实现生产销售时,唐先生解释道,其实早在几年前,小米公司就与某著名电动汽车品牌共同参与设计研发汽车,小米汽车现已经进入路试阶段,最快将于2015年实现量产与销售。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某著名电动汽车品牌应该是指。一直以来,雷军对特斯拉的汽车很兴趣,曾分别于7月和10月赴美拜会Elon Musk,在他看来,如果没见过,没开过特斯拉的汽车,不会知道这辆全智能的车有多酷。雷军不仅对特斯拉感兴趣,实际行动上雷军也是非常支持特斯拉,其预订了两辆特斯拉,一辆给自己,一辆给他参与投资的UC的CEO俞永福。
被誉为“全球科技含量最高”的特斯拉汽车与小米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共同点。他们都是潮流的代表,他们都为狂热而生,他们都采用饥饿营销的抢购方式销售等等。小米手机有着诱人的价格和强劲的性能,同样特斯拉现款车型Model S有着让跑车咂舌的3.9秒百公里加速时间,尽管国内市场的顶配车型售价达到11万美元,要知道电动汽车与传统内燃汽车不同,电动汽车的最大成本在于电池,特斯拉Model S的电池成本占据了快一半!同时唐先生也意外透露,为进一步适应中国市场,量产车型最终将会在国内由比亚迪生产,届时价格将会大大降低,真正成为全民抢购的汽车!
从智能手机的普及来看,我们不禁会问,中国万元“小米汽车”几时有?何时每人都能拥有一部智能汽车?虽然说现在私家车也越来越多,交通越来越拥堵。但从整体来看,在现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动则几万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价格,让汽车难以“飞入寻常百姓家”。更何况智能汽车了。
廉价终端让全民跑步进入移动互联时代,无数创业者和开发者在这一波大潮中借势而起。很多低收入者的第一台上网设备不是PC而是手机。因此想在中国依靠汽车再掀起一场互联网革命的前提是:让从前买不起传统汽车的普通人买得起一台智能汽车。
无人驾驶是重要标志
智能汽车是一种正在研制的新型高科技汽车,这种汽车不需要人去驾驶,人只舒服地坐在车上享受这高科技的成果就行了。因为这种汽车上装有相当于汽车的“眼睛”、“大脑”和“脚”的电视摄像机、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操纵系统之类的装置,这些装置都装有非常复杂的电脑程序,所以这种汽车能和人一样会“思考”、“判断”、“行走”,可以自动启动、加速、刹车,可以自动绕过地面障碍物。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它的“大脑”能随机应变,自动选择最佳方案,指挥汽车正常、顺利地行驶。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将是新世纪汽车技术飞跃发展的重要标志。可喜的是,智能汽车已从设想走向实践。
上周一家美国科技博客发表了了“互联网汽车还要等多久”的评论,称相关行业巨头应为互联网汽车制定标准共同克服技术难关。之前《福布斯》也撰文探讨了互联网汽车面前的十个障碍,包括汽车业思维僵化、立法问题、安全和隐私问题等。美国媒体的讨论具有典型的美式思维——技术、标准、安全、隐私——然而这一命题到了中国,首先要问的是,什么时候我们买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