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新车电池技术世界第一?让我们一探究竟
还不仅如此。目前中国已是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大国,且近年中国汽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机动车燃油消耗是石油消费总量中增长最快的部分,成为影响石油消费总量和发展趋势的首要因素。中国57%的石油依赖进口,超过美国对外依赖度的53%,即将突破60%的安全线。同时,中国战略石油储备严重不足。汽车的家庭普及,将使我国对进口原油的依赖程度进一步提高。汽车用油已经到危及国家安全的地步……。
今年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新增了“推广新能源汽车”,以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推进节能减排,促进大气污染防治。两会后地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陆续出台,北京对纯畅开怀抱,上海天津更进一步,对插电式混合动力也放开准入。在这一轮的政策激励下,比亚迪无疑是得到了最大的好处,E6纯电动车已在深圳、杭州、天津、上海、北京等地面向个人销售;而搭载双擎双模技术的“秦”也得到深圳、天津、上海等地方政府认可,市场反应强烈,实现了一季度、月销量三连冠,领跑新能源车市。
其他车企也都有斩获,而且这些车型多为自主品牌所生产……今年一月份比亚迪秦 673 辆,荣威e50 274辆 ,丰田普锐斯 167辆,比亚迪e6 126辆,今年二月份,秦834辆,QQEV 502辆,E6 238辆,普锐斯152辆,奇瑞M1纯电动2辆,北汽E 1辆,新君威混动9辆,共计1738辆。3月份全国新能源总销量为2581台,其中秦877台,奇瑞QQ电动528台,比亚迪E6 255台,非插电式混合动力的凯美瑞474台,而普锐斯97辆。如果说真的打算弯道超车的话,自主品牌也许还真有这个本事。
说到弯道超车,之前这个提法受到不少讥笑。认为是白日做梦,不切实际。但实际上,至少在新能源这一块上,还是很有这个可能的。只是国人普通自信心不足,对于自己的企业不认同。但如今事实教育了大家,以往奉为神话的德国制造近来问题频出,日系车又因为中日政治问题而陷入低谷,大家是否可以把眼兴放到自主品牌身上呢?肯定不少人又会说新车企新车型的质量稳定性问题,那么,你既然可以相信DSG,相信宝马的VANOS,为何不可以相信比亚迪的电池技术,比亚迪5.9秒百米加速的秦,4.9秒百米加速的唐。
“唐”有三个心脏, 2.0T发动机、前后电机, “三擎双模”——即三个动力输出源,双模行驶状态。极速电四驱,百公里油耗2升……请问哪一条不是世界第一?比亚迪能得到巴菲特的信任,唯独需要的是国人的信任。你相信跨国车企没问题,有问题的只是你为何不对自己的企业和同胞一视同仁?你不给同胞机会,实际上也是不给你自己机会。迷信的人,在德国人的傲慢对待下,会慢慢醒悟。技术本来就没有等级,并不是老牌厂商在技术就有先天机会,事实上,各个行业里,都是后来者居上。
实际上,国人对于新能源的热情,绝对不差。前天车展公众日,有一位老先生坐在腾势展车上问东问西,他一直奇怪为什么功率表上是负数,我跟他解释说:当你用电时,输出功率为正数,那么当刹车时系统回收能量时,当然就只能用负数来表示了,负数不是坏事,相反,是系统帮你回收再利用的能量。老先生恍然大悟,然后热情地询问更多的关于电池的问题,他说,我要换车了,考虑着换个电动车,又省钱,又不污染空气……
截止本日,北京市参与新能源摇号者已达到2062人,竞争1904个指标,中签率约为92%。可以看出,人们对于新源车特别是插电式混合动力的接受程度已经超过地方政府的指标供应。下一步,能不能步子放得开些?是市民的期盼。
据有关机构报告,改变汽车动力能源结构,能有效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以深圳为例:目前在深圳运营的850台e6,每年减排量超过3万吨,相当于160多万棵树一年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无形中为城市增添了一片森林。发展电动车、改变汽车动力能源结构,能实现个人幸福生活指数、国家能源安全、美丽中国的统一。
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我们既然能摆脱贫困,就一定能摆脱污染。虽然污染在一定程度上是因我们急于摆脱贫困所造成。那么,在相对富裕的今天,我们更有条件和决心向污染宣战。宣战的第一步,就是相信我们自己的企业,我们的技术,开我们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