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电容将取代锂电池了吗?用在汽车行业上或许会早一点
普及性风险。对于其未来的发展,是成为“高富帅”的玩具,或是主流汽车制造商,或者成为颠覆者,仍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迄今为止,推出的两款车型价格都很昂贵,未来如果电池技术的进展不如预期,第三步量产经济车型迟迟不能到来,那么特斯拉仍将难以普及。
超级电容的技术替代风险。未来特斯拉将面临超级电容器替代锂电池的风险。目前超级电容器已成为改善传统缺陷,发挥其零排放、节能、低成本、低噪音等优点的一种先进储能装置,并且超级电容公交电车也已出现。另外,超级电容器短时间可高功率输出,行驶速度快;使用寿命长,车主将不再被电池组报废等问题困扰。这项技术的日益成熟,必将给特斯拉的核心优势带来非常大的冲击,甚至取代电池作为电动车的动力。
对中国的启示
当前,特斯拉“蝴蝶效应”已经给我国发展带来了三点启示:
其一,强化内功,提高锂电产业竞争力。
一是加大科研投入。引导企业研究适用于工业环境的高倍率充放电循环、高低温、恶劣环境和低维护水平等条件下使用的锂电池产品。重点攻关隔膜、电解质等关键技术;二是鼓励产业链垂直整合,扶持龙头企业。积极推进与下游汽车厂商的合作,发挥协同效应;三是在项目布局、产能、项目质量、工艺装备、生产环境、环境保护、安全检测、认证等方面严控准入,提高锂电产业整体水平;四是重视18650在动力电池上的应用,短期内我国可加大在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低速电动汽车等领域应用。
其二,创新思路,完善基础配套设施。
重视和完善以充电网络为核心的电动汽车配套设施建设。如果特斯拉入华成功,很快就会有其他企业效仿,“买电动汽车送充电桩(免费上门安装)”等各种商业模式将快速涌现。不妨借鉴“特斯拉模式”,在建设高速公路充电网络的同时,通过“买蛋送鸡”作为充电难的突破口。给用户提供电动车的同时提供充电设施,给用户一揽子解决方案。如在新建小区,车企可以和开发商或者物业展开合作,在停车位安装可计费的插座。
其三,未雨绸缪,积极应对“四重风险”。
一是面向市场合理定位。支持企业尽快开发并推出经济实用型的电动汽车或推出有特定目标客户的个性化产品;二是以安全为抓手,建立锂电池行业准入制度。通过抓好锂电池生产制造全过程安全关键点的控制,推进设计、材料、制造工艺技术的进步,解决锂电池的安全性和一致性;三是创新盈利模式。可将电动汽车生产企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体系,鼓励电动汽车生产企业借助碳排放机制盈利。延伸和拓展相关服务,比如可积极开展电池单独保险等增值服务业务;四是重视超级电容器在电动汽车的应用研究,突破超级电容器能量密度下储能量较低等关键性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