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文库

废氢利用变废为宝!每年可驱动十万辆燃料电池车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4-06 18:04    点击量:
最有发展前景的燃料电池——PEMFC产业链全梳理

PEMFC产业链分为制氢、氢的运输分配、氢存储、燃料电池系统四个环节,我们根据四个环节梳理出上游、中游、下游产业链的成本下降路径和技术革新,深入的了解PEMFC发展情况。

1.氢的生产:天然气重整制氢成本媲美燃油,废氢利用进一步降低使用成本

氢可以用多种技术生产,包括用化石能源、核能和可再生能源重整化石燃料、电解水、生物质、高温分解等。天然气制氢成本已经媲美汽油成本,根据美国能源部测算,到2020年将新技术制氢(不包含重整法),加注站售价4美元/gge,相当于汽油价1.057美元/L。

一系列的制氢原材料和技术改进将降低氢的生产成本,近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布式重整液态燃料和少量电解制氢的低生产设备成本领域;远期集中在用可再生原料和能源制氢,并充分利用规模经济的优势。

分布式制氢不需要大量的运输设备或投资大型制氢工厂,是目前最可行的方法。当前主要的制氢技术有两种:(1)重整天然气或者液态燃料(乙醇等);(2)小规模的电解水法。蒸汽重整甲烷制氢是现今在成本上能与汽油媲美的技术。使用可再生能源,高温和生物液体重整是两种能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其中生物液体重整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分布式、集中式生产氢。

使用风电、水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电解水是零排放制氢技术。当前制氢设备、运维成本和电费成本制约该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技术上仍然有待进一步开发空间,电费价格降低到当前电价的一半时,该种方法具有经济性。

长期来看,大型工厂化制氢可以充分利用规模经济优势满足日益增长的氢燃料需求,集中制氢的能源主要有化石能源、核能和可再生能源。随着高效的水裂解化学工艺和材料发展,采用集中式太阳能高温热化学制氢将成为一种潜在可能技术方案。

我国具有巨大的人力资源和市场容量,往往产业化规模效应显著;参照风电、光伏、锂电池等产业的发展轨迹,燃料电池技术若能实现国内大规模产业化,成本有较当前预计会有30%左右下降空间。此外,我国每年大约有10亿立方米的废氢被排放掉,能产生电能约130亿度电,若能利用到燃料电池车中,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环保价值。

产品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