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文库

拒绝再造概念车?我国燃料电池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4-06 18:16    点击量:
从初中化学课上的入门初体验到不可忽视的新兴清洁能源,氢能彻底打破现有能源格局的“野心”正在成为现实。

3月15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吹风会,解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83处修订。其中,关于氢能源的表述引人注目:“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这是氢能源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作为氢能使用的重要场景,氢燃料电池汽车有可能推动中国在新能源格局上实现关键一跃。2016年发布的《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提出,2020年,中国燃料电池车辆达到1万辆、加氢站数量达到100座,行业总产值达到3000亿元;2030年,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将“撞线”200万,加氢站数量达到1000座,产业产值将突破1万亿元。

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西安交通大学国际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主任郭烈锦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政府工作报告纳入推动加氢等设施建设,是个进步。仅仅三五年之前,中国还没有看到氢能及其新型产业的重要性。这两年,在最高层的推动下,国内氢能产业发展非常快,但在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方面,我们和国际的差距还很大,光喊口号是起不来的。”

区域分布:氢能“东西南北中”

2018年5月,李克强总理访问日本,参观了丰田汽车的氢燃料电池汽车。这辆被命名为“未来”的氢能源车,目前年产量为3000辆,2020年后年产将曾至3万辆。

实际上,中国最初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步子并不慢。

2001年出台的“863计划”曾确定“三纵三横”战略,“三纵”即纯电动、混合电动、燃料电池汽车。“十几年前,我们‘863专家组’曾就氢能产业和氢能技术的发展有过详细建议,希望国家予以高度重视,但很遗憾,后来上来的是纯电动车。”郭烈锦回忆。

“20世纪90年代,国家还曾向科技部拨了专项资金,用以研究氢燃料电池汽车。”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专家智库成员张翔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补充介绍说,“最初应用氢燃料电池汽车,则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

据张翔介绍,当时我国从国外采购氢燃料电池,再装在国内大巴身上,成为所谓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当时北京共有3辆这样的车,专门用来接送运动员往返奥运村和运动场馆。车辆造价不菲,一辆氢燃料电池大巴的造价为1000万元人民币。2010年上海世博会时,曾使用过5辆氢燃料电池大巴和10辆氢燃料电池轿车,但氢燃料电池发动机仍从国外采购。”

“奥运会和世博会结束后,这批车就废弃了,专门为此建的加氢站也不运营了。”张翔对时代周报记者回忆说道,这主要是因为最早那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故障率居高不下,“这批车不能算国产氢燃料电池车的量产车,更像是手工打造的‘概念车’。”

产品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