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文库

现有技术仍然制约着发展?燃料电池怎样突破瓶颈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4-06 19:32    点击量:
相似的一幕,能发生在燃料电池车行业吗?

我国从2018年底开始重点推动燃料电池行业的发展,特别是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写入了推动加氢等设施建设的内容。

那么燃料电池车行业有哪些方面需要关注?

当前的发展阶段:

仍处于导入期阶段,主要制约因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加氢站少),二是燃料电池产业链国产化程度有待提升,目前电堆产业链达到50%,成本依然较高。

燃料电池车产量:

目前全国只有几千辆,2019年推出“十城千辆”计划,年内全国预计超过1万辆。

主要突破口:

首先是加氢站,目前全国正在运营的加氢站只有19座,相对于氢燃料电池产业需求,加氢站数量远远不够。加氢站之于燃料电池车,就如同加油站之于燃油车。两桶油开启建设油氢混建站,迈向油氢并存,目前看来是一个较为可行的推广方案,如果能达到加氢像加油一样方便,整个产业才有动力推广下去。

技术的进步:

燃料电池技术最为领先的是美股上市公司巴拉德动力,广东国鸿和潍柴动力分别引进了巴拉德9ssl电堆和LCS电堆技术。

(潍柴动力持有巴拉德19.9%股份,大洋机电持有巴拉德9.9%股份)2019年国内燃料电池系统成本较2018年下降20%-30%。在2019年电堆产业链国产化程度达到50%,系统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程度达到70%,其他核心零部件也处于快速追赶进程。

这也是过渡期燃料电池汽车补贴标准降到0.8倍的主要原因。

补贴的力度:

有了过去10年关于锂电池车补贴的经验,燃料电池车的补贴肯定不会像以前那样“简单粗暴”,更不可能出现大规模骗补的情况。预计未来补贴将呈现一个“精打细算”的模式:不会让企业饿着,也不会一口吃撑。

需要关注的重点环节:

燃料电池系统及储氢系统占到整车制造成本近70%,其中燃料电堆就占到整车成本的30%。燃料电堆是燃料电池系统的核心,燃料电堆中的核心材料又分为膜电极(MEA)、双极板及其他部件;膜电极是电化学反应的核心部件,由催化剂、质子交换膜、气体扩散层组成。

催化剂(36%)、质子交换膜(12%)和双极板(23%)合计占到燃料电堆成本的近70%,是成本降低的主要突破点。

由此可见,目前政策主要还在外围配套设施方面发力。而涉及到技术进步、成本控制燃料电池堆方面,还需要企业自身努力。

产品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