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究竟是福是祸?电池需要政府补贴吗
补贴或加剧财政压力
记者粗略估算,截至目前,深圳所投入的1200辆纯电动公交大巴,每辆地方财政补贴为50万元,这笔补贴共计高达6亿元,而这还没有算上对混合动力公交大巴的补贴。同时,中央财政还需另补6亿元。
按照规划,到2016年年中,深圳将再添2000辆左右的纯电动公交车,如果补贴费用不变,深圳新增财政支出将达10亿元。此前深圳出台的相关文件显示,该市设立了总规模35亿元的新能源产业专项资金、21亿元的示范推广扶持资金。随着推广规模的不断扩大,上述资金显然不够。
深圳作为一线城市,GDP排名全国前列,相关的财政支出或不是难事,对于国内其他财政能力稍弱的地区而言,即便新能源汽车电池推广规模不及深圳,相应的财政支出是否能跟上恐不难想象。
2013年9月,国务院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要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电池。公交、环卫等行业和政府机关要率先使用新能源汽车。北上广深等城市每年新增或更新的公交车中,新能源和清洁燃料车的比例要达到60%以上。
同年11月,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专家,对各地申报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方案进行了审核评估,确认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28个城市或区域为第一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
不难看出,我国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正在被“推广应用”所取代。根据《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中央财政将安排资金对这些示范城市给予综合奖励,奖励资金将主要用于充电设施建设等方面,显然地方政府购车补贴带来的财政压力将由自身完成。
据悉,天津现有245辆纯电动大巴,到2015年将完成2000辆纯电动大巴k9的投放。此外,比亚迪还同大连市签下合同,在未来两年内将在大连投放1200台K9。同期略早,比亚迪也与南京公交集团签订了首批采购650辆纯电动大巴的订单。
现实问题在于,地方政府债务压身,减排压力和新能源汽车推广指标明晰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如何腾挪资金用于新能源汽车推广补贴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