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北上广,二三线城市能推广燃料电池汽车吗?
将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作为最早出台地方新能源私家车补贴政策的城市,深圳目前新能源私家车保有量为2000多辆,远低于预期。
除去续航能力差、安全性能受质疑等技术难题尚未真正克服,深圳市政府认为,配套政策不完善亦是主要原因之一。
一方面是前述的私家车购置税未予减免,另一方面是造成大气污染主要来源的燃油汽车未建立相应的环境影响惩罚机制,这被认为大大压缩了新能源汽车的比较成本优势。因此,深圳试图在这方面“动刀”。
“深圳现在的私家车保有量在270万辆左右,汽车已成为我们的主要排污源之一,对环境的损害不言而喻。未来深圳将探索向传统汽车征收排污费,通过油耗来量化,由此带来的污染治理费用也是可以量化的,谁污染谁买单。”陆象帧告诉记者,排污费的征收将晚于私家车碳排放交易实施,因为前者需要一个过程,必须宣传到位,但这是趋势,实施起来肯定会有一定的难度,关键要有解决方案。
他所指的解决方案便是用新能源汽车替代。据其介绍,深圳市政府在承诺私家车按照1:1、不递减、3年不变的购车补贴政策之下,正酝酿在使用环节予以政策扶持,主要体现在对新能源车主停车费、路桥费、电池充电费的补贴,从使用环节激发市民热情。
配套政策还包括培育汽车租赁市场。纯续航能力毕竟有限,深圳作为移民城市,车主返乡还得依靠传统燃油汽车,因此租赁市场的发展显得十分必要。“对于新能源车主租车,我们可以考虑给予补贴,只要有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各方面都涉及到,新能源汽车的规模化推广才能真正实现。”陆象帧表示。
补贴·地方政策
新能源汽车襁褓中待哺 地方利益纠葛阻碍市场做大
比亚迪官方资料表示,公司旗下新能源混合动力汽车“秦”4月份销量910台,1~4月份累计销量3294台,逐月增长,销量主要集中在京沪深等出台了新能源推广政策的城市。另据一线城市众多比亚迪4S店向记者的反馈,“秦”目前供不应求,预订时间在1~2个月不等。
需要注意的是,“秦”的供不应求并不意味着其需求火爆,而主要是由于其产量太小。以比亚迪的大本营深圳为例,该市最早出台地方新能源私家车补贴政策,目前新能源私家车保有量仅2000余辆,远低于预期。相比传统汽车,“秦”的销量仍微不足道。
但是,即便新能源汽车电池尚未将蛋糕做大,已然牵涉到了分多分少的问题。地方政府的利益纠葛其中,地方保护主义隐隐筑起了阻碍异地产品进入的藩篱。
“地方保护有两只手,一只捂紧地方补贴的钱袋子,一只在政府采购上做文章。”有评论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