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好氢燃料电池的能量?本世纪的最主要问题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4-07 20:29
点击量:次
从各国氢能源产业规划来看,多数国家是以氢燃料电池为突破口,逐步完善氢能源产业配套,并在2040~2050年实现氢能源社会。
国际氢能委员会发布的《氢能源未来发展趋势调研报告》显示,到2050年,氢能源需求将是目前的10倍,到2030年,全球燃料电池乘用车预计将达到1000万至1500万辆。
在这一轮新“竞赛”中,中国正摩拳擦掌准备“弯道超车”。
技术进步促成本下降
实现氢燃料电池车在世界范围内的领先和“弯道超车”,仍需解决全产业链的多个难题,其中氢气的制备、存储技术难题需要首先解决。
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专委会主任蒋利军教授认为,氢能源的制作和储运方面仍有许多需要攻克的问题。
制氢方面,以化石原料制氢的技术如煤制氢、天然气制氢等已经非常成熟,但仍然面临碳排放问题。不额外产生碳排放的工业副产氢——丙烷脱氢、乙烷裂解和氯碱化工等值得重视。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成本有持续降低的潜力,未来基于可再生能源大规模电解水制氢,将成为氢能产业的主要氢源。
目前氢气的储存方式主要由三种:高压气态储存、低温液态储存、固态吸氢材料储存。高压气态储氢目前应用最广泛,常用35Mpa和70Mpa压力等级。对于大规模氢气储运,液氢在安全性、储氢量、成本、扩容能力和氢气品质等方面具备优势。
我国氢气运输体系也尚不完善。
氢气输送方式主要有气氢输送、液氢输送等。
目前,世界氢能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如欧洲、北美和日本等都在发展氢能产业的同时,重点推进氢液化和液氢储运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但液化1kg的氢气需要耗电4-10千瓦时,液氢的存储也需要耐超低温和保持超低温的特殊容器,成本较高。
气氢输送分为管道输送、长管拖车和氢气钢瓶输送。
管道输送一般用于输送量大的场合,美国、加拿大及欧洲多个工业地区都有氢气管道,目前氢气管道总长度已经超过1.6万千米,法国和比利时之间建有世界最长的输氢管道,长约400千米。
长管拖车运输距离不宜太远,用于输送量不大的场合;
氢气钢瓶则用于输送量小且用户比较分散的场合。
液氢输送一般采用罐车和船,可进行长距离输送。
目前氢气输送网络系统尚不成熟,不利于氢燃料电池技术大规模商用化应用。
此外,氢能和燃料电池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是典型的跨领域创新发展的过程。
国际氢能委员会发布的《氢能源未来发展趋势调研报告》显示,到2050年,氢能源需求将是目前的10倍,到2030年,全球燃料电池乘用车预计将达到1000万至1500万辆。
在这一轮新“竞赛”中,中国正摩拳擦掌准备“弯道超车”。
技术进步促成本下降
实现氢燃料电池车在世界范围内的领先和“弯道超车”,仍需解决全产业链的多个难题,其中氢气的制备、存储技术难题需要首先解决。
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专委会主任蒋利军教授认为,氢能源的制作和储运方面仍有许多需要攻克的问题。
制氢方面,以化石原料制氢的技术如煤制氢、天然气制氢等已经非常成熟,但仍然面临碳排放问题。不额外产生碳排放的工业副产氢——丙烷脱氢、乙烷裂解和氯碱化工等值得重视。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成本有持续降低的潜力,未来基于可再生能源大规模电解水制氢,将成为氢能产业的主要氢源。
目前氢气的储存方式主要由三种:高压气态储存、低温液态储存、固态吸氢材料储存。高压气态储氢目前应用最广泛,常用35Mpa和70Mpa压力等级。对于大规模氢气储运,液氢在安全性、储氢量、成本、扩容能力和氢气品质等方面具备优势。
我国氢气运输体系也尚不完善。
氢气输送方式主要有气氢输送、液氢输送等。
目前,世界氢能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如欧洲、北美和日本等都在发展氢能产业的同时,重点推进氢液化和液氢储运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但液化1kg的氢气需要耗电4-10千瓦时,液氢的存储也需要耐超低温和保持超低温的特殊容器,成本较高。
气氢输送分为管道输送、长管拖车和氢气钢瓶输送。
管道输送一般用于输送量大的场合,美国、加拿大及欧洲多个工业地区都有氢气管道,目前氢气管道总长度已经超过1.6万千米,法国和比利时之间建有世界最长的输氢管道,长约400千米。
长管拖车运输距离不宜太远,用于输送量不大的场合;
氢气钢瓶则用于输送量小且用户比较分散的场合。
液氢输送一般采用罐车和船,可进行长距离输送。
目前氢气输送网络系统尚不成熟,不利于氢燃料电池技术大规模商用化应用。
此外,氢能和燃料电池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是典型的跨领域创新发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