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电池除了污染环境还有哪些毛病呢?
铅蓄电池环境污染问题
浙江德清、广东清远、湖北咸宁、江苏大丰、广东紫金……这些分布在中国大江南北的地方近些年都被一个词语联系在了一起——“血铅”。“自2005年以来,全国各地已经发生了至少27起与铅酸蓄电池生产和回收行业有关的严重的集体铅中毒事件,仅2011年上半年就发生6起。”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理事张弘说道。其中,浙江省一家生产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电池的工厂附近的居民,至少有300人被查出血铅浓度超标,高出正常值最高指标的7倍。2011年安徽省发现的一起铅中毒事件中,有100多名儿童被发现血铅含量超标。
这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无疑敲动了每一个国人的神经,而人们也便把矛头指向了铅蓄电池。然而铅蓄电池没有错,错在无法处理或无意处理污染的生产厂商们。2011年3月,环境保护部对11个重点省份31个重点地市的388家铅蓄电池企业进行督查。从督查情况看,铅蓄电池行业中,除少数大型企业较为规范外,大多数中小企业存在建设项目违法问题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不正常、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不当、卫生防护距离不落实等问题。
事实上,很多时候发生的铅泄露、铅污染问题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生产技术的落后,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人工操作的工序、提高生产厂房的密闭度、提升治污技术的话,“血铅悲剧”完全可以成为过去式。
另外,对于我国铅蓄电池行业来说,目前高新技术运用还不太成熟。从长远发展来看,如果整个行业缺乏创新意识,那么铅蓄电池中小企业的生存之路只会渐行渐远。
适时转型 由纺织迈向
众和股份是2006年上市的中小板企业。公司主营中高档棉休闲服装面料开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定位于进口替代和自营出口。为国内首家国家级棉休闲面料染整开发基地企业,产品研发能力处于业内领先水平,形成“研发+生产+营销”盈利模式,盈利能力处于业内较高水平。
根据国内印染行业中低档产品产能过剩,高档产品普遍依赖进口的情况,众和股份在发展过程逐步明确了自身的定位:以中高档产品开发为主,以品牌服装企业为主要客户、积极开展“小批量、多品种”生产的发展战略。在高起点的发展战略指导下,公司加强技术研发和渠道建设,形成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资料显示,上市之初,众和股份就是国内首家国家级棉休闲面料染整开发基地企业,与其他国内同行企业相比,在面料的自主开发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实力。公司在中高档棉休闲服装面料领域的研发能力一直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每年开发新产品近400个,其中多个产品连年入选中国最具权威的面料评审活动——“中国流行面料”评选,在所有参选企业中入选产品总量最多。凭借突出的新产品开发能力,早在2003年公司就顺利成为巴黎国际面料展览会TEXWORLD的参展商,也是中国展团中少数几家棉休闲面料染整企业之一。
2010年以后,反映全社会消费景气度的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阶梯式下降,2010年至今,反映服装家纺行业整体景气度的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增速也在逐年下降,纺织面料行业也陷入了整体效益不佳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