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生产的锂电池与国外相比,都有哪些技术路线和工艺上的区别呢?
王传福在未与基金会经理们充分沟通的情况下,自己做主收购了秦川,不被人理解的比亚迪,在两天内股价市值蒸发了27亿。
而Musk或许依托于造梦工厂的便利,个人传奇色彩更加浓郁。无论是早期卖掉paypal,还是后来成立Tesla,用不可思议的小型三元锂电池造出目前世界上续航里程最高的私家电动轿车,甚至那个敢跟军火商斗一斗嘴的Space X火箭工程,都是Musk疯狂而执着的资本。毋庸置疑,中国将是未来最具潜力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早在入华以前,Musk就在电视访谈节目中,表达了人们将与比亚迪看做竞争对手的不屑,并对Model S车型信心爆棚。
后来,王传福爆出了“分分钟”口头禅,比亚迪于去年年底推出了首款双模双擎插电混合动力汽车“秦”,因为过强的加速和饱受争议的油耗实际值,被迅速卷入风口浪尖。而特斯拉在多次起火事件中艰难抬头,加固车身,而后面对来自中国真实的困难,开始学习低头做题,不骄不躁。不知是否刻意,即便Musk现身中国,王传福也始终与其擦身而过。两个远隔重洋较劲的造车狂人,始终不曾见面。
特斯拉缺席了此次北京车展。但是,其旧部,刚刚让位的中国区总经理郑顺景,却悄然走在北京车展拥挤的人流中,而业务总监沈琪陪伴左右。不由分说,他们一定路过了比亚迪的展台。那时王传福衣冠整齐,站在新亮相的“唐”跟前,甚至说起了“再……就没朋友了”的流行语。而唐首次采用了双模双擎+四驱技术,没有delay,如期而至。显然,王传福没有理会此前秦所带来的质疑。而唐复杂的前脸设计,个人之见,甚至能读出一点Model S的影子。
如果没有Musk,比亚迪即便仍然顺利发展,或许也只能是一条小小的鲶鱼,想要独自搅动庞大的沙丁鱼群,势单力孤。随着特斯拉入华交车,以及开始在上海北京修建Super Charger,中国电动车市场的焦点,也开始从“能不能”,转移到了“如何能”。
即便艰难走过三年的潜伏期,即便在互联网愈加发达、舆论支持与讨伐同样容易的现在,对于比亚迪电池而言,都是一个显而易见的机会。而特斯拉的到来,实际上是在另一个角度解读了王传福,或者说比亚迪的野心。
比亚迪在收购秦川的时候,即已饱受非议。因为收购价偏高、秦川竞争力不足、比亚迪风险增加,这次收购被基金经理们看做是好大喜功、盲目扩张的典型。收购之后,王传福为了全面降低生产成本,废除了秦川大量的自动化进口机器,转而利用“手机模式”的生产套路,用数量庞大的人工操作和夹具干预来保证差不多的加工精度。而秦川时代的福莱尔汽车,则被王传福迅速低价卖光了。
对于当时的种种质疑,王传福虽然做出了“未及时与基金经理沟通”的道歉表示,但对于那些理由,王传福回应到,都是些“生搬硬套”的理论。而电与汽车的结合,一定会是未来的爆发点。王传福将其视作“遥远的增长点”。
十年倏忽,比亚迪为了这个还未真正爆发的增长点,一路跌宕。因为2008年前后的金融危机,当时的汽车行业分析师和整车大佬,都未能成功预测,2009年的汽车增长率竟然会高升至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