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的外壳采用什么材料?会对性能和安全产生影响吗?
专家分析,像丰田等巨头强势选择一种方案进行发展是一种战略上的赌博。选对了,将成为世界汽车动力技术领袖,选错了不仅会损失数十亿的研发资金,更将在这个大环境中全面落后。
发展最终殊途同归
在丰田、本田一次次展出氢燃料电池车型的时候,特斯拉CEO穆斯克表示了异议,他对丰田和本田的产品并不看好,并称其为营销手段。然而,在2014年4月的一次采访中,穆斯克却出人意料地说,特斯拉未必成功,但他让电动车不再是丑陋、慢吞吞和无趣的产品。
的确,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讲,穆斯克的目的已然达到了。他刷新了电动车的形象。而对于日本汽车发展来说,对氢燃料的看重,实际上是因为欧美在电池技术上始终存在瓶颈,同时也出于日本的能源安全考虑。
可以说,日本发展EV并不符合国情,但其电池技术积累并不薄弱。特斯拉的锂电池供应全部来自于松下,为加强与松下的合作,特斯拉曾以低于每股22美元的价格出售股份给松下,将合作协议延期到2017年。EnergyTrend电动车与电池产业分析师吕理舜认为,EV制约的因素还在于电池成本和重量占到了汽车的一半,在此基调之下,氢能源的优势明显。
那么电池的瓶颈何时能突破呢?众所周知,日本经济陷入低谷期,安倍政府虽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刺激经济,但这仍难以让夏普、松下投入资源开发电池技术。当然,业界看好锂-空气电池的发展潜力,但目前没有任何一家电池厂家能明确给出实用化时间表,即便是在2020年初量产的锂空电池,能量密度仍达不到汽油水平。所以,日本没有动力发展电池。
从更大的角度来看,日本发展氢能源技术是一项国策,这关系到日本国的能源安全。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能源危机始终存在,它需要摆脱石化燃料的限制。然而日本国内电能多数还是以石化燃料为主,这时候发展EV其实是对日本制造业的一种变向打击。但对于日本而言,能源安全更为重要。现在,除了氢燃料电池和特斯拉模式外,还有很多新能源发展的方案,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但最终的发展还是促进电动车领域的发展。
郭经理在采访中提到:“短期插电式更符合现在情况,加上政府大力支持,中国政府推出相关新能源汽车政策。但产品和车型以及配套设施不完善对传统冲击还不大。新能源汽车必定会取代传统汽车,而日本正在开发的氢燃料汽车,在将来两种技术都开发成熟,必然会趋于融合。会推动整个新能源汽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