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的正极材料结构还有进步的空间吗?3D打印技术可以帮上忙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4-21 08:32
点击量:次
长效可充电锂离子(Li-ion)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低自放电性能,并且正在探索进入航空航天和军事应用等领域。随着能源消耗需求的增加,同时降低我们使用化石燃料的压力,我们的社会正在努力寻找制造储能设备的创新方法。
在过去,3D打印技术被用于制造锂离子电池的多孔电极,甚至是电池本身。曼彻斯特城市大学、中国中南大学和切斯特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最近发表了一篇题为“新一代增材制造:可调节石墨烯/聚乳酸(酸)丝材”的论文,该论文允许制造3D可打印多孔阳极,以便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中,“关于他们在3D打印锂离子电池中应用锂离子阳极的工作,使用定制的石墨烯/聚乳酸丝材制成,可以轻松定制石墨烯含量。
摘要中写道:“我们证明,20wt.%的石墨烯含量具有足够的导电性和关键、有效的3D打印能力,可快速制造3D打印独立阳极(3DAs);简化了锂离子电池的组件,无需使用铜集电器。3DAs具有物理化学和电化学特征,具有足够的导电性,用于电化学研究。关键的是,研究发现如果3DAs用于锂离子电池,其比容量非常低,但通过使用化学预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这种处理引起孔隙率增加,这导致比容量(电流密度为40mAg-1时约为500mAhg-1)增加200倍(在阳极稳定之后)。这项工作显着增强了增材制造/3D打印石墨烯基能量存储设备领域,证明可以实现有用的3D可打印电池。”
许多研究人员正在研究新型纳米材料,如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用于3D打印新型储能设备,如锂基电池,因为该技术可用于创建具有大表面积的结构,这在能源能力方面很有帮助。这个特殊的团队使用FDM(基于挤出)技术,从定制的3D可打印石墨烯/聚乳酸丝材中制造出锂离子阳极。他们还进行了电化学和物理化学表征,以确保石墨烯含量得到优化,以控制其3D打印独立阳极或3DAs的导电性、电化学活性和3D可打印性。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方法简化了锂离子电池的组件,而不需使用铜集电器。”
该团队使用AutodeskFusion360为这项工作创建了3D打印设计,一个直径为1.0毫米的圆形圆盘电极,在190°C下使用直接驱动挤出机在ZMorph3D打印机上打印。3D可打印石墨烯/聚乳酸丝材由一系列1,5,15,20和40wt.%的石墨烯纳米片制成,其使用热重分析(TGA)进行验证。
石墨烯/聚乳酸粉末,各自的丝材和3DAs的物理化学表征和光学图像。A:热重分析,B:电阻率与石墨烯含量,C:20wt.%的透射电镜分析(TEM)分析。D:3DAs的3D打印工艺(用于电化学表征),E:拉曼(插图)和3DA的拉曼图谱。
“简而言之,含20wt.%以上的石墨烯/聚乳酸丝材的制造在均匀性、可打印性和结构完整性方面是非常脆且高度不可生产;另外,石墨烯重量百分比低于10%的丝材没有提供足够的渗透性(即高电阻率)”。研究人员写道。
“因此,我们发现15–20%是最佳重量。当我们考虑使用石墨烯纳米片时,电阻率下降,电导率增加。”
在过去,3D打印技术被用于制造锂离子电池的多孔电极,甚至是电池本身。曼彻斯特城市大学、中国中南大学和切斯特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最近发表了一篇题为“新一代增材制造:可调节石墨烯/聚乳酸(酸)丝材”的论文,该论文允许制造3D可打印多孔阳极,以便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中,“关于他们在3D打印锂离子电池中应用锂离子阳极的工作,使用定制的石墨烯/聚乳酸丝材制成,可以轻松定制石墨烯含量。
摘要中写道:“我们证明,20wt.%的石墨烯含量具有足够的导电性和关键、有效的3D打印能力,可快速制造3D打印独立阳极(3DAs);简化了锂离子电池的组件,无需使用铜集电器。3DAs具有物理化学和电化学特征,具有足够的导电性,用于电化学研究。关键的是,研究发现如果3DAs用于锂离子电池,其比容量非常低,但通过使用化学预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这种处理引起孔隙率增加,这导致比容量(电流密度为40mAg-1时约为500mAhg-1)增加200倍(在阳极稳定之后)。这项工作显着增强了增材制造/3D打印石墨烯基能量存储设备领域,证明可以实现有用的3D可打印电池。”
许多研究人员正在研究新型纳米材料,如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用于3D打印新型储能设备,如锂基电池,因为该技术可用于创建具有大表面积的结构,这在能源能力方面很有帮助。这个特殊的团队使用FDM(基于挤出)技术,从定制的3D可打印石墨烯/聚乳酸丝材中制造出锂离子阳极。他们还进行了电化学和物理化学表征,以确保石墨烯含量得到优化,以控制其3D打印独立阳极或3DAs的导电性、电化学活性和3D可打印性。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方法简化了锂离子电池的组件,而不需使用铜集电器。”
该团队使用AutodeskFusion360为这项工作创建了3D打印设计,一个直径为1.0毫米的圆形圆盘电极,在190°C下使用直接驱动挤出机在ZMorph3D打印机上打印。3D可打印石墨烯/聚乳酸丝材由一系列1,5,15,20和40wt.%的石墨烯纳米片制成,其使用热重分析(TGA)进行验证。
石墨烯/聚乳酸粉末,各自的丝材和3DAs的物理化学表征和光学图像。A:热重分析,B:电阻率与石墨烯含量,C:20wt.%的透射电镜分析(TEM)分析。D:3DAs的3D打印工艺(用于电化学表征),E:拉曼(插图)和3DA的拉曼图谱。
“简而言之,含20wt.%以上的石墨烯/聚乳酸丝材的制造在均匀性、可打印性和结构完整性方面是非常脆且高度不可生产;另外,石墨烯重量百分比低于10%的丝材没有提供足够的渗透性(即高电阻率)”。研究人员写道。
“因此,我们发现15–20%是最佳重量。当我们考虑使用石墨烯纳米片时,电阻率下降,电导率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