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电池真的有性价比吗?小心别被劣质电池吸引上当了
国与国之间的实力比拼可以透过很多载体呈现,比如2018年2月列装的第五代战机歼20,预示着中国空军作战能力取得重大突破,将能击敌、御敌于千里之外,这些载体也往往被称为“大国重器”。
当然国之重器并不限于军事领域,汽车产业是一个国家工业集大成的载体,其向电动化转型的浪潮中,附加值最高的动力电池成为各国新的竞争焦点,这是没有硝烟的战场。
一、全球锂电池竞争格局
熊猫?朱鹮?太极虎?本文中不是谈动物,而是指东亚板块上的三个大BOSS,也是三个世界范围内知名工业大国,多年来在锂电池领域一直杀的难解难分。
2000年
早在1991年,朱鹮家有个聪明人受到米国人Goodenough的启发,发明了适合商用的锂电池,乘着朱鹮家私人电子消费品雄霸全球的东风,朱鹮家的锂电池也基本垄断了全球市场,这种一家独大的局面延续到了2000年。
2010年
从2000年开始,熊猫和太极虎也做起了锂电池生意,他们的策略是从低端切入,在PC、手机等移动终端普及的浪潮中依托性价比优势,经过10年左右的发展,在市场份额上已然和朱鹮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其中太极虎在技术路线上紧跟朱鹮,并通过自动化生产、全球采购原材料、异国建厂降低成本,背靠财阀资金支持强化市场竞争力,恰逢太极虎家的IT产品畅销全球,太极虎家开始涌现出三星SDI、LG这样的锂电池巨头。
熊猫受米国技术路线影响颇深,能量密度相对较低、虽然依托更强的性价比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在市场定位、产品附加值、技术研发、生产制造等方面已全面落后于太极虎。
受日系IT产品没落、经营保守、成本过高等因素影响,朱鹮家中低端锂电池市场份额被熊猫和太极虎抢占,退守高端市场也面临太极虎咄咄逼人的攻势。
2015年
2010年左右,全球动力锂电池市场开始崛起,电动化是汽车产业转型的必然趋势,从世界汽车保有量及年销量看,这是一个天花板极高的市场。
由于朱鹮家并不重视纯电动汽车技术路线,加上一贯轻视中国市场,虽然拥有更强的技术能力,但朱鹮家在动力锂电池市场的争夺中并没有大放异彩,好在松下绑定了特斯拉,锁定了一个席位。
太极虎凭借技术+性价比优势四面出击,几年下来已成为全球各知名汽车品牌动力电池主力供应商,并于2015年起在中国投资建厂,大有一统江湖之势。
熊猫家为发展新能源汽车下了血本,从2009年到2015年,密集的政策和补贴催生了全球第一电动汽车市场,这时普遍患上动力电池饥渴症的熊猫家车企有两个选择,一是起步不久,产品可靠性待验证,主打功率密度较低的磷酸铁锂国产电池,另一个选项是技术含量、品质、功率密度更高,性价比也不错的韩国电池。
2015年、2016年对中国动力(25.11+1.25%,诊股)电池产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两年,稍有不慎就有全军覆灭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