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文库

为什么锂电池的内阻过大?影响锂电池内阻的因素有哪些?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6-04 21:01    点击量:

1)、正极配料导电剂过少(材料与材料之间导电性不好,因为锂钴本身的导电性非常差)。

 

2)、正极配料粘结剂过多(粘结剂一般都是高分子材料,绝缘性能较强)。

 

3)、负极配料粘结剂过多(粘结剂一般都是高分子材料,绝缘性能较强)。

 

4)、配料分散不均匀。

 

5)、配料时粘结剂溶剂不完全。(不能完全溶于NMP、水)

 

6)、涂布拉浆面密度设计过大。(离子迁移距离大)

 

7)、压实密度太大,辊压过实。(辊压过死,活性物质结构有的遭到破坏)

 

8)、正极耳焊接不牢,出现虚焊接。

 

9)、负极耳焊接或铆接不牢,出现虚焊,脱焊。

 

10)、卷绕不紧,卷芯松弛。(使正负极片间的距离增大)

 

11)、正极耳与壳体焊接不牢固。

 

12)、负极极耳与极柱焊接不牢。

 

13)、电池烘烤温度过高,隔膜收缩。(隔膜孔径缩小)!

 

14)、注液量过少(导电率降低,循环后内阻增大快!)

 

15)、注液后搁置时间太短,电解液未充分浸润。

 

16)、化成时未完全活化。

 

17)、化成过程电解液外漏太多。

 

18)、生产过程水分控制不严格,电池膨胀。

 

19)、电池充电电压设置过高,造成过充。

 

20)、电池贮存环境不合理。

 

材料方面

 

1)、正极材料电阻大。(导电性差,如如磷酸铁锂)

 

2)、隔膜材料影响(隔膜厚度、孔隙率小、孔径小)

 

3)、电解液材料影响。(电导率小、粘度大)

 

4)、正极PVDF材料影响。(量多或者分子量大)

 

 

其他方面

 

1)、内阻测试仪器偏差。

 

2)、人为操作。

 

3)、环境。显示接触到锂金属的磷酸铝钛锂(LATP)颗粒会立即被还原,锂与固体电解质之间严重的副反应会使电池在几个周期内发生故障。右边显示的是一种人造氮化硼薄膜,它在化学和机械上都能抵抗锂。它通过电子方式将LATP与锂隔离,但当被聚乙烯氧化物(PEO)渗透时,仍能提供稳定的离子通道,从而实现稳定的循环。

 

此外,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氮化硼容易形成大尺度(~dm级)、原子薄尺度(~nm级)和连续薄膜。虽然早期研究使用厚度仅为200微米的聚合物保护层,但新研究厚度仅为5~10纳米的BN保护膜在这种保护层极限下仍然很薄,而不会降低电池的能量密度。这是一种完美的材料,可以作为一种屏障,防止金属锂侵入固态电解质。就像防弹背心一样,开发了一种针对不稳定固体电解质的锂金属防弹背心,通过这项创新,实现了长循环寿命的锂金属电池。研究人员目前正在将新方法扩展到不稳定固体电解质的广泛范围,并进一步优化界面,希望制造出高性能、长循环寿命的固态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