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文库

制约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的因素有哪些?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9-02 21:50    点击量:

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燃料电池汽车研究,丰田、本田、现代等车企已经推出市场化的燃料电池汽车。目前,我国燃料电池产业总体处于产业化导入发展期。那么,影响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的因素有哪些呢?


1 法规因素


我国在《巴黎协定》中承诺在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为了实现该目标,我国必须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取代部分煤炭,从而降低煤炭消耗,以提前达成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目标。目前,我国风能、太阳能发电装置的配备持续以全球最快的速度增长。然而,因为风能、太阳能发电不稳定而无法上电网,利用率极低;又因为电能存在无法长时间储存的问题,大多数产生的电能只能被浪费掉,我国每年浪费的电量约150GW。

 

2 政策因素

 

最近两年,国家相关部委密集出台政策,大力支持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中国制造2025》、《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都将发展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列为重点任务,将燃料电池汽车列为重点支持领域,并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5000辆级规模在特定地区公共服务用车领域的示范应用,建成100座加氢站;2025年实现五万辆规模的应用,建成300座加氢站;2030年实现百万辆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应用,建成1000座加氢站。




3 市场因素


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现在还处于商业化导入初期,全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将刺激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市场逐渐升温。以亿华通为代表的燃料电池发动机企业已经建立了生产线;以上海神力、新源动力等为代表的电堆及核心零部件企业正在努力实现国产化;以福田、宇通、飞驰、申龙为代表的整车企业已经走在燃料电池汽车开发的前列,部分样车已上国家公告。


根据最新一批公告显示,燃料电池汽车有效公告车型包括团体客车3辆,公交车13辆以及厢式运输车3辆,而到目前为止,燃料电池乘用车还未上公告。其中,燃料电池公交车将近占7成,通过公交车示范运行验证燃料电池客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可靠性,积累运行数据和经验,发现技术不足并加以改进,不断完善加氢站的建设,有利于推动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

 

4 技术因素

 

要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发展,则要求其采用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必须在性能、寿命和成本等方面达到与传统燃油汽车相当的水平,并且与纯电池汽车相比具有竞争力。目前,制约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发展的技术因素包括燃料电池耐久性、关键材料及核心零部件和氢供给难等问题。

 

产品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