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电池的工艺流程是怎样的?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9-06 20:18
点击量:次
电池制作工艺流程
1、(正、负极)干混→湿混→滚涂膏体在导电基体上→3步干燥→卷绕→切边(切成一定宽度)→辊压→卷绕(备用)干混采用球磨,磨球是玻璃球或氧化锆陶瓷球。
湿混采用。行星式拌粉机,其叶片分别装在2-3个轴上,混合效果更好。湿混中溶剂数量要恰当,形成合适的流变态,以获得平滑的涂层。滚涂电极膏体要保证一定的粘度,膏体涂于铝箔或铜箔的两面,而涂层的厚度取决于电池的型号。然后再相继通过3个加热区进行干燥,NMP(或水)从涂层中随热空气或干燥氮气流动而挥发,溶剂可以回收再利用。辊压是为了提高涂层的密度,并使电极厚度能符合电池装配的尺寸,辊压阶段的压力要适中,以免卷绕时粉料散落。
2、电池的组装
圆柱电池的装配工艺流程:绝缘底圈入筒→卷绕电芯入筒→插入芯轴→焊负极集流片于钢筒→插入绝缘圈→钢筒滚线→真空干燥→注液→组合帽(PTC元件等)焊到正极引极上→封口→X射线检查→编号→化成→循环→陈化。
方形电池装配工艺流程:绝缘底入钢盒→片状组合电芯入筒→负极集流片焊于钢盒→上密封垫圈→正极集流片焊于杆引极→组合盖(PTC元件等)焊到旋引极上→组合盖定位→激光焊接→真空干燥→注液→密封→X射线检查→编号→化成→循环→陈化。
装配工艺说明:以圆柱形电池为例(方形电池基本过程相同)。卷绕芯入筒以前,将铝条(0.08—0.15㎜厚、3㎜宽)和镍条(0.04—0.10㎜厚,3㎜宽)分别用超声波焊接在正、负极导电基体的指定处作为集流引极。
电池隔膜一般采用PE/PP2层或PP/PE/PP3层组成,隔膜都是经过120℃热处理过的,以增加其阻止性和提高其安全性。
正极、隔膜、负极3者叠合后卷绕入筒,由于采用涂膏电极,故必须让膏体材料与基体结合得好,以形成高密度电极,特别要防止掉粉,以免其穿透隔膜而引起电池内部短路。
在卷绕电芯插入钢筒以前,放一个绝缘底入钢筒底部是为了防止电池内部短路这对于一般电池都是相同的。
电解质一般采用LiPF6和非水有机溶剂,在真空注液以前,电池要真空干燥24/h,以除去电池组分中的水分和潮气,以免LiPF6与水反应形成HF而缩短寿命。
1、(正、负极)干混→湿混→滚涂膏体在导电基体上→3步干燥→卷绕→切边(切成一定宽度)→辊压→卷绕(备用)干混采用球磨,磨球是玻璃球或氧化锆陶瓷球。
湿混采用。行星式拌粉机,其叶片分别装在2-3个轴上,混合效果更好。湿混中溶剂数量要恰当,形成合适的流变态,以获得平滑的涂层。滚涂电极膏体要保证一定的粘度,膏体涂于铝箔或铜箔的两面,而涂层的厚度取决于电池的型号。然后再相继通过3个加热区进行干燥,NMP(或水)从涂层中随热空气或干燥氮气流动而挥发,溶剂可以回收再利用。辊压是为了提高涂层的密度,并使电极厚度能符合电池装配的尺寸,辊压阶段的压力要适中,以免卷绕时粉料散落。
2、电池的组装
圆柱电池的装配工艺流程:绝缘底圈入筒→卷绕电芯入筒→插入芯轴→焊负极集流片于钢筒→插入绝缘圈→钢筒滚线→真空干燥→注液→组合帽(PTC元件等)焊到正极引极上→封口→X射线检查→编号→化成→循环→陈化。
方形电池装配工艺流程:绝缘底入钢盒→片状组合电芯入筒→负极集流片焊于钢盒→上密封垫圈→正极集流片焊于杆引极→组合盖(PTC元件等)焊到旋引极上→组合盖定位→激光焊接→真空干燥→注液→密封→X射线检查→编号→化成→循环→陈化。
装配工艺说明:以圆柱形电池为例(方形电池基本过程相同)。卷绕芯入筒以前,将铝条(0.08—0.15㎜厚、3㎜宽)和镍条(0.04—0.10㎜厚,3㎜宽)分别用超声波焊接在正、负极导电基体的指定处作为集流引极。
电池隔膜一般采用PE/PP2层或PP/PE/PP3层组成,隔膜都是经过120℃热处理过的,以增加其阻止性和提高其安全性。
正极、隔膜、负极3者叠合后卷绕入筒,由于采用涂膏电极,故必须让膏体材料与基体结合得好,以形成高密度电极,特别要防止掉粉,以免其穿透隔膜而引起电池内部短路。
在卷绕电芯插入钢筒以前,放一个绝缘底入钢筒底部是为了防止电池内部短路这对于一般电池都是相同的。
电解质一般采用LiPF6和非水有机溶剂,在真空注液以前,电池要真空干燥24/h,以除去电池组分中的水分和潮气,以免LiPF6与水反应形成HF而缩短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