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文库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事故背后原因是什么?

来源:宝鄂实业    2019-10-13 18:49    点击量: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一旦发生,很难终止其反应,可在热失控发生初期进行阶段性预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汪箭在行业研讨会上如是说。会上,他分析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火灾成因,并提出防护措施。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事故原因分析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引发的安全事故不在少数,其中波音787飞机、特斯拉电动汽车、三星Note7手机等事故的影响尤为广泛。


根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特斯拉在全球各地发生了多起车辆起火事故,.包括碰撞后起火、充电过热起火、行驶自燃等。特斯拉锂离子电池组横跨车辆基座,一旦热失控发生,会波及全车,特斯拉通过在底盘加装钛合金防护罩等措施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


另外像三星Note7事件,主要是电池缺陷造成内部短路引发爆炸,而波音787飞机也发生过因为电池内短路,过热导致起火。


汪箭表示,锂离子电池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热失控导致的火灾和爆炸,表现形式为喷射、燃烧、爆炸,伴随有毒有害气体。他表示,目前缺乏对锂离子电池有效的灭火技术,从锂离子电池本身的属性看,即使短暂扑灭,其复燃性也非常高。所以锂离子电池一旦发生热失控,想要防控是比较难的。因此,分析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发展过程,研究电池内部可燃组件热安全性,提出预警、防护、抑制措施,对热失控灾害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与大气压强、电池数量、过充条件的关系研究


汪箭表示,热失控发展有多个阶段,热失控一旦发生,通常被认为是不可逆的。研究表明,海拔高度对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会有显著影响,高海拔环境下,同等受热条件下,其热失控发生时间相对于低海拔环境下会提前。也就是说,从人员安全的角度看,如果制定标准需要考虑高海拔条件,否则一旦电池发生热失控,可能对高海拔环境下人员的逃生有不利影响。

通过研究电池组热失控行为,监测点火时间、质量损失、热释放速率和火焰温度等参数的变化情况发现,质量损失与电池数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而电池组的热释放量与电池数目之间是指数增长关系。

过充条件下三元镍锰钴NMC电池与磷酸铁锂LFP电池的热失控实验(充电截止电压分别为:4.2V、4.5V、4.8V、5.0V)结果表明,过充加剧热失控危险性。

汪箭对以上研究进行了简单小结。他表示,锂电池热失控现象可分为几个阶段,尽管热失控难以避免,但利用不同阶段的特征可对热失控现象进行阶段性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