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文库

影响锂动力电池自放电率的后天因素有哪些?

来源:宝鄂实业    2019-12-30 16:00    点击量:

影响锂动力电池自放电率的后天因素
 



在不同的使用环境,应用状态以及生命阶段,锂动力电池的自放电率也会有所不同。
 


1)温度。环境温度越高,锂动力电池的电化学材料的活性越高,锂动力电池的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等参与的副的反应会更激烈,在相同的时间段内,造成更多的容量损失。高温下锂动力电池化学自放电则更显著,应用高温储存来判断锂动力电池的自放电更有效。




2)外部短路。开路放置的锂动力电池,其外部短路主要受到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湿度的影响。锂动力电池在进行自放电特性测试实验时,都会严格要求实验室环境以及湿度范围,就是这个原因。高的空气湿度会导致导电率上升,而空气污染主要指,污染物中可能含有导电性颗粒,空气的导电率会因此上升。

 


3)荷电量。通过对比锂动力电池荷电量对自放电率的影响,总体趋势是锂动力电池荷电量越高,自放电率越高。即锂动力电池荷电量越高,表示正极电势越高,负极电势相对越低。这样正极氧化性越强,负极还原性越强,副反应就越激烈。

 


4)时间。锂动力电池在同样电量和容量的损失效率下,时间越长,损失的电量和容量也就越多。但自放电性能一般是用作不同锂动力电池电芯进行比较的指标,也就是在相同前提条件,相同时间下,进行比较,所以时间的作用只能说是影响自放电量。锂动力电池的物理微短路与时间关系明显,长时间的储存对于物理自放电的判断更有效。




5)循环。循环会造成锂动力电池内部微短路熔融,从而使物理自放电降低,所以:如果锂动力电池自放电以物理自放电为主,则循环后的自放电降低明显;如果锂动力电池自放电以化学自放电为主,则循环后的自放电无明显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