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博客

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情况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2-20 19:39    点击量:
取消能量密度的相关要求

具体来看,《规定》取消了此前发布的《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中“能量型车用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应不低于300Wh/kg,系统比能量应不低于220Wh/kg”的要求。

《规定》取消的另外一项是:功率型车用动力电池单体快充倍率应不低于8C,循环2000次后剩余容量不低于初始容量的95%;功率型车用动力电池系统快充倍率应不低于5C,循环1500次后剩余容量不低于初始容量的95%;此外,取消了项目所在省份上两个年度车用动力电池产能利用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要求。

同时,相比《意见稿》,《规定》还对内容进行了调整。比如,将《意见稿》中“项目应配套建设车用动力电池回收体系”调整为“企业法人承担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生产者责任,项目配套建设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体系”。


此前,《意见稿》的发布在业内引起很大争议,特别是“能量型车用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应不低于300Wh/kg,系统比能量应不低于220Wh/kg”要求被指标准过高,或将影响动力电池项目的投资。因此,对于《规定》对部分内容的取消和调整,业内人士纷纷给予了肯定——《规定》不仅把技术的选择权交给市场,而且强调了回收主体责任,促进产业链形成闭环。

“当前,政策将就动力电池的部分指标进行松绑,从专业角度讲非常正确,有利于能量密度指标和安全性协调发展。随着补贴退坡的推进,这些指标会与补贴数额逐步脱钩,由市场选择才能回归电池本身的产品属性,综合平衡满足用户要求。”新能源汽车行业独立研究人车夫表示,动力电池应用需考虑的指标和性能包括能量密度、功率特性、环境高温特性、环境低温特性、燃烧特性、爆炸安全性、寿命循环特性、一致性、容量规格、包装方式、成组方式、机械特性、可靠性、防水性、布置形式、测量管理、充放使用、再利用特性、环境污染特性、资源循环特性以及价格等二十几个方面,针对每一个方面,专业人士又有自己细分的指标,且这些特性还有复杂的关联性。仅对一两个指标管得过细,往往“按下葫芦起了瓢”,而市场及用户会全面实际地选择,政策不再越位是明智的。

此前,业内一直有呼声,政策不应对动力电池具体指标作过多要求,而是加强对安全性等综合性能的监管。有业内专家指出,动力电池在补贴政策的刺激下,经历了过快的技术升级,这也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放缓技术升级节奏,控成本、保安全将成为企业和行业关注的重点。

2018年12月,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在《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一文中指出,要以安全、节能、环保为导向,加强安全运行管理与服务,取消对续驶里程、能量密度等细节要求,把产品技术的选择权交给企业和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