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污染问题:只有污染的企业,没有污染的行业
张天任表示,征收消费税造成企业综合税负过高,骨干企业转型升级投入乏力,创新活力受到抑制。不少通过环保审核和规范条件的大型骨干企业,原本规划在“十三五”期间以产品创新、技术改造和环保治理为“重头戏”,加快新一轮产业升级步伐,巩固绿色发展成果,加征消费税后,企业普遍面临流动资金紧缺,阻滞了环保和技术研发投入,抑制了企业作为微观主体的创新活力。
另外,现在市场上仍有一些非规范的小企业本来就缺少环保投入,再进行无票交易、减少销售开票比例,或在销售时以降低开票金额等非法手段对税务部门少报销量,以逃税偷税形成产品成本优势,扩大非法获利空间,最终导致“劣币驱除良币”现象发生,使规范的企业本来应具有的竞争力遭逆转。
还有,消费税造成了出口下滑,产业加速向国外转移。目前,我国与美国、日本和欧洲国家是全球铅蓄电池的主要生产国,各国生产总量基本接近。但由于开征消费税,我国生产的铅蓄电池成本明显增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削弱,出口额大幅下降。2016年铅蓄电池行业出口额为24.68亿美元,比2015年下滑16.93%,2017年出口额与2015年征缴4%消费税前仍下滑4.81%,一些内外资铅蓄电池企业已经开始向税费成本较低的东南亚国家转移投资建厂。
“只有污染的企业,没有污染的行业,骨干企业的铅蓄电池技术已经实现全面升级,制造过程的污染已得到根本性的改善,继续对这个行业征收消费税是欠妥当的。”张天任表示。
电池消费税实施三年多来,企业呼声强烈,意见很大,社会各界的争议也很多,为了更好体现财税政策对产业的调控和引导,更好的为企业营造良性发展环境和公平竞争环境,张天任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建议尽快由生态环境部牵头,深入实际,广泛听取企业与行业组织、科研机构的意见和建议;尽快摸清消费税实施以来铅蓄电池行业绿色发展的现状、消费税政策实施效果、造成的企业负担、应调整政策的建议等。
2、建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根据生态环境部的评估结果,会同相关部委,进行深一步论证,讨论消费税调整的具体方案。
对于铅酸蓄电池消费税被取消将会对市场产生什么影响?行业人士认为,如果铅酸蓄电池消费税被取消,在一定程度上将降低电池的生产成本。但是从需求方面来看,锂电池在通信和交通方面已经开始对铅酸蓄电池形成替代效应,预计消费税的取消对铅蓄电池的需求提振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