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政策保护,中国动力电池产业提速发展,抢占了市场份额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4-08 17:55
点击量:次
2018年5月,三星SDI、LG化学、SKI3家动力电池企业登上《汽车动力蓄电池和氢燃料电池行业白名单》(第一批)时,给国内动力电池企业着实带来不小的压力,而对于出台《外商投资法》草案,动力电池企业则并没有想象的敏感。
3月15日,《外商投资法》草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全体会议上表决通过。对于《外商投资法》草案,全国政协委员、海关总署原副署长孙毅彪曾在经济界的小组讨论中表示,外资是需要中国,中国也是需要外资。“中国有广大的市场,外资是需要做的,此外,如今制造业的研发是相互依存;就中国来说,也需要外资,外资不仅带来了资本,更重要通过外资来带动高新技术产品。”孙毅彪提及。
混沌投资新能源分析师王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外商投资法》草案的出台,对于外资动力电池企业在中国的发展肯定是利好,也会对中国动力电池企业产生‘鲶鱼效应’,但相比于法律的出台,外资电池厂在华的实际布局,对国内电池厂而言才是真正的焦虑感来源。”
外商投资效应前置
动力电池行业中,新一轮外商投资在2018年已经开始。
事实上,自2013年开始,三星SDI、松下、LG化学、SKI等纷纷在中国建厂,但受制于国家补贴政策的限制,外资电池在国内装车没有补贴,导致外资电池始终未能进入主流市场。
在过去数年间,通过政策保护,中国动力电池产业提速发展,抢占了市场份额。此间,动力电池独角兽宁德时代涌现,并在2018年6月11日成功登陆深交所。
不过另一种信号在2018年传递。2018年5月22日,中汽协和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联合公示了汽车动力蓄电池和氢燃料电池行业白名单(第一批),三星环新(西安)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南京乐金化学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北京电控爱思开科技有限公司3家中韩合资企业首次入选,这3家公司背后是三星SDI、LG化学、SKI3家韩国动力电池企业。
事实上,拥有强大劳动力市场、制造业的背景及完善产业链的中国,是日韩电池企业争相布局建厂重要地点。
“在中国建厂,有助于日韩动力电池企业降成本,不管是为中国企业供应电池,还是为大众、宝马、戴姆勒等国外车企做配套电池,其都有强大的意愿在中国建厂。”王菁表示。
“日韩动力电池企业看好中国的供应链,相对其他国家,中国的供应链体系价格低、反应速度快,同时可以根据需求做处相应的整改,”王菁进一步补充提及,“以松下为例,需要外购一些材料,去跟日韩企业购买材料,并进行技术整改,是非常漫长的过程;此外,日韩企业因为人工成本高,部分机械设备投资额比较高,降成本速度慢。”
王菁还告诉记者,在中国,动力电池的成本每年都有20%-30%的下降,尤其是在目前补贴退坡的压力下,中国降成本的动力非常高。“这也是外资厂商愿意将电池厂搬到中国来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供应链,另一方面是希望将动力电池卖到中国车企做配套。”王菁表示。
3月15日,《外商投资法》草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全体会议上表决通过。对于《外商投资法》草案,全国政协委员、海关总署原副署长孙毅彪曾在经济界的小组讨论中表示,外资是需要中国,中国也是需要外资。“中国有广大的市场,外资是需要做的,此外,如今制造业的研发是相互依存;就中国来说,也需要外资,外资不仅带来了资本,更重要通过外资来带动高新技术产品。”孙毅彪提及。
混沌投资新能源分析师王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外商投资法》草案的出台,对于外资动力电池企业在中国的发展肯定是利好,也会对中国动力电池企业产生‘鲶鱼效应’,但相比于法律的出台,外资电池厂在华的实际布局,对国内电池厂而言才是真正的焦虑感来源。”
外商投资效应前置
动力电池行业中,新一轮外商投资在2018年已经开始。
事实上,自2013年开始,三星SDI、松下、LG化学、SKI等纷纷在中国建厂,但受制于国家补贴政策的限制,外资电池在国内装车没有补贴,导致外资电池始终未能进入主流市场。
在过去数年间,通过政策保护,中国动力电池产业提速发展,抢占了市场份额。此间,动力电池独角兽宁德时代涌现,并在2018年6月11日成功登陆深交所。
不过另一种信号在2018年传递。2018年5月22日,中汽协和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联合公示了汽车动力蓄电池和氢燃料电池行业白名单(第一批),三星环新(西安)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南京乐金化学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北京电控爱思开科技有限公司3家中韩合资企业首次入选,这3家公司背后是三星SDI、LG化学、SKI3家韩国动力电池企业。
事实上,拥有强大劳动力市场、制造业的背景及完善产业链的中国,是日韩电池企业争相布局建厂重要地点。
“在中国建厂,有助于日韩动力电池企业降成本,不管是为中国企业供应电池,还是为大众、宝马、戴姆勒等国外车企做配套电池,其都有强大的意愿在中国建厂。”王菁表示。
“日韩动力电池企业看好中国的供应链,相对其他国家,中国的供应链体系价格低、反应速度快,同时可以根据需求做处相应的整改,”王菁进一步补充提及,“以松下为例,需要外购一些材料,去跟日韩企业购买材料,并进行技术整改,是非常漫长的过程;此外,日韩企业因为人工成本高,部分机械设备投资额比较高,降成本速度慢。”
王菁还告诉记者,在中国,动力电池的成本每年都有20%-30%的下降,尤其是在目前补贴退坡的压力下,中国降成本的动力非常高。“这也是外资厂商愿意将电池厂搬到中国来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供应链,另一方面是希望将动力电池卖到中国车企做配套。”王菁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