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博客

固态电池为何将成为三元电池的颠覆者?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4-14 11:23    点击量:

固态电池将成为三元电池的颠覆者。”国家工信部培训中心汽车专家张翔曾如此论断,他认为固态电池将成为电动汽车取代传统燃油汽车的利器。而如今,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正在加快,企业的投资热情也在不断升温。

 

固态电池将迎投产小高潮

 

近日,辉能科技与南都电源就固态电池生产技术授权合作案达成初步共识,辉能科技授权能量密度约240Wh/kg的固态电池电芯生产技术给南都电源,并提供生产所需之核心设备与材料,而南都电源将建国内首条1GWh规模的固态电池生产线。

 

此前辉能科技CEO杨思枏曾表示将采取“类高通商业模式”,授权固态电池专利技术及量产用之生产设备给电池厂和车企。杨思枏不无得意地指出:“通过IP授权模式,可以缩短产业研发固态电池的时间,我们有信心在两三年内让辉能固态电池技术逐步在全球开枝散叶。”

 

电池中国网了解到,辉能科技其实早在2013年就实现了固态电池的量产,不过主要应用在消费电子领域,近两年来则加速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辉能科技于2013年在台湾建成的G1工厂,是全球首家可以实现固态锂电池卷片生产的产线,并计划于2019年年底完成1GWh的扩建,届时固态电池总产能将达1.5~2GWh。

 

而前不久,国内另一家电池企业江苏卫蓝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简称“江苏卫蓝”)举行了固态电池项目奠基仪式。该项目总投资5亿元,一期投资1.8亿元,计划于2020年投产,建成后将形成年产0.1GWh固态电池生产线。如果按照这种节奏,近一两年内固态电池产线或许将迎来一轮不小的投产潮。

 

实际上,除了辉能科技和江苏卫蓝,国内锂电池企业及材料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中航锂电、江苏清陶、力神电池、亿纬锂能、横店东磁、珈伟股份、当升科技、赣锋锂业、贝特瑞等,也都布局了固态锂电池技术开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11月苏州清陶固态锂电池生产线在江苏昆山建成投产,可日产1万只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可达400Wh/kg以上,预计在2020年进入动力电池应用领域,中国固态锂电池产业化迈出了标志性的一步。

 

而在整车应用方面,2019年年初,天际汽车展出了国内首辆固态电池电动汽车ME7。天际汽车董事长兼CEO张海亮表示,天际固态电池将于2021年批量生产并装车上市,电芯能量密度可以超过300Wh/kg。届时,天际汽车将成为国内首家采用固态电池的主机厂,天际ME7也将成为国内首款以固态电池作为动力来源的新能源汽车。

 

在国际上,全球众多知名企业包括丰田、松下、三星、三菱、宝马、大众、现代等也都已经大量投资固态电池,并且有不少企业采取了联盟开发的模式。其中,日本的丰田、本田、日产、松下等23家汽车、电池和材料企业,计划到2022年全面掌握全固态电池相关技术,到2030年前后将每千瓦时电池组的成本降至锂电池的约30%。韩国三大电池厂商LG化学、三星SDI和SKI也组成联盟,共同开发包括固态电池在内的下一代核心电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