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锂电正极材料到资源循环回收利用的新能源锂电产业生态
公告显示,华友钴业2018年一次性计提资产减值损失达7.04亿元,同比增长444.45%,成为净利润变脸的重要原因。表明公司的钴产品毛利率和盈利能力都出现了明显下滑。
具体来看,华友钴业全年生产钴产品24354吨金属量(含委托加工375吨,受托加工1726吨);销售钴产品21788吨金属量,较上年增长5.45%。钴产品实现营收95.8亿元,同比增长29.73%,毛利率34.74%,同比下滑5.15%。
总体来看,尽管华友钴业的钴产品销量在上涨,但钴价大幅下跌削弱了产品毛利率和盈利能力,导致其出现增长收不增利的发展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钴镍产品之外,华友钴业的锂电原材料业务也在往下游延伸,三元前驱体产品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引擎,加速向新能源锂电材料行业转型升级。
报告期内,华友钴业共生产三元前驱体12834吨,同比增长20.24%;销售三元前驱体13111吨,同比增长57.39%。三元前驱体实现营收13.95亿元,同比增长103.95%,毛利率21.92%,同比增长7.4%。
2018年,华友钴业持续加码三元前驱体业务。公司先后与POSCO、LG化学两家韩国公司成立了共4家合资公司,合计投资上百亿元建设年产10万吨以上的三元前驱体和正极材料项目。
通过与上述两家韩国公司的合作,华友钴业可以借助其技术进一步提升公司在三元前躯体以及正极材料领域的竞争优势,为开拓国际锂电材料市场做铺垫。与此同时,华友钴业也可以为其合资项目提供原材料供应,从而提升该业务的盈利能力。
此前,华友钴业表示公司的钴原料自供(含当地贸易收购和自有矿山开采)比例已经超过了50%。在此基础上,公司还通过收购海外矿山资产以及布局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等方式,进一步增强对钴资源的控制能力,提升钴原料自供占比,从而降低材料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华友钴业在2018年还开启了印尼镍资源开发布局。公司启动了与青山钢铁集团合作的印尼年产6万吨镍金属量氢氧化镍钴湿法冶炼项目,为公司向新能源锂电材料转型升级奠定镍原料供应基础。
随着业务开拓,华友钴业正在形成从钴矿原料、钴化学品、三元前驱体、锂电正极材料到资源循环回收利用的新能源锂电产业生态。
公告显示,华友钴业2018年一次性计提资产减值损失达7.04亿元,同比增长444.45%,成为净利润变脸的重要原因。表明公司的钴产品毛利率和盈利能力都出现了明显下滑。
具体来看,华友钴业全年生产钴产品24354吨金属量(含委托加工375吨,受托加工1726吨);销售钴产品21788吨金属量,较上年增长5.45%。钴产品实现营收95.8亿元,同比增长29.73%,毛利率34.74%,同比下滑5.15%。
总体来看,尽管华友钴业的钴产品销量在上涨,但钴价大幅下跌削弱了产品毛利率和盈利能力,导致其出现增长收不增利的发展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钴镍产品之外,华友钴业的锂电原材料业务也在往下游延伸,三元前驱体产品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引擎,加速向新能源锂电材料行业转型升级。
报告期内,华友钴业共生产三元前驱体12834吨,同比增长20.24%;销售三元前驱体13111吨,同比增长57.39%。三元前驱体实现营收13.95亿元,同比增长103.95%,毛利率21.92%,同比增长7.4%。
2018年,华友钴业持续加码三元前驱体业务。公司先后与POSCO、LG化学两家韩国公司成立了共4家合资公司,合计投资上百亿元建设年产10万吨以上的三元前驱体和正极材料项目。
通过与上述两家韩国公司的合作,华友钴业可以借助其技术进一步提升公司在三元前躯体以及正极材料领域的竞争优势,为开拓国际锂电材料市场做铺垫。与此同时,华友钴业也可以为其合资项目提供原材料供应,从而提升该业务的盈利能力。
此前,华友钴业表示公司的钴原料自供(含当地贸易收购和自有矿山开采)比例已经超过了50%。在此基础上,公司还通过收购海外矿山资产以及布局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等方式,进一步增强对钴资源的控制能力,提升钴原料自供占比,从而降低材料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华友钴业在2018年还开启了印尼镍资源开发布局。公司启动了与青山钢铁集团合作的印尼年产6万吨镍金属量氢氧化镍钴湿法冶炼项目,为公司向新能源锂电材料转型升级奠定镍原料供应基础。
随着业务开拓,华友钴业正在形成从钴矿原料、钴化学品、三元前驱体、锂电正极材料到资源循环回收利用的新能源锂电产业生态。
公告显示,华友钴业2018年一次性计提资产减值损失达7.04亿元,同比增长444.45%,成为净利润变脸的重要原因。表明公司的钴产品毛利率和盈利能力都出现了明显下滑。
具体来看,华友钴业全年生产钴产品24354吨金属量(含委托加工375吨,受托加工1726吨);销售钴产品21788吨金属量,较上年增长5.45%。钴产品实现营收95.8亿元,同比增长29.73%,毛利率34.74%,同比下滑5.15%。
总体来看,尽管华友钴业的钴产品销量在上涨,但钴价大幅下跌削弱了产品毛利率和盈利能力,导致其出现增长收不增利的发展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钴镍产品之外,华友钴业的锂电原材料业务也在往下游延伸,三元前驱体产品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引擎,加速向新能源锂电材料行业转型升级。
报告期内,华友钴业共生产三元前驱体12834吨,同比增长20.24%;销售三元前驱体13111吨,同比增长57.39%。三元前驱体实现营收13.95亿元,同比增长103.95%,毛利率21.92%,同比增长7.4%。
2018年,华友钴业持续加码三元前驱体业务。公司先后与POSCO、LG化学两家韩国公司成立了共4家合资公司,合计投资上百亿元建设年产10万吨以上的三元前驱体和正极材料项目。
通过与上述两家韩国公司的合作,华友钴业可以借助其技术进一步提升公司在三元前躯体以及正极材料领域的竞争优势,为开拓国际锂电材料市场做铺垫。与此同时,华友钴业也可以为其合资项目提供原材料供应,从而提升该业务的盈利能力。
此前,华友钴业表示公司的钴原料自供(含当地贸易收购和自有矿山开采)比例已经超过了50%。在此基础上,公司还通过收购海外矿山资产以及布局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等方式,进一步增强对钴资源的控制能力,提升钴原料自供占比,从而降低材料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华友钴业在2018年还开启了印尼镍资源开发布局。公司启动了与青山钢铁集团合作的印尼年产6万吨镍金属量氢氧化镍钴湿法冶炼项目,为公司向新能源锂电材料转型升级奠定镍原料供应基础。
随着业务开拓,华友钴业正在形成从钴矿原料、钴化学品、三元前驱体、锂电正极材料到资源循环回收利用的新能源锂电产业生态。
公告显示,华友钴业2018年一次性计提资产减值损失达7.04亿元,同比增长444.45%,成为净利润变脸的重要原因。表明公司的钴产品毛利率和盈利能力都出现了明显下滑。
具体来看,华友钴业全年生产钴产品24354吨金属量(含委托加工375吨,受托加工1726吨);销售钴产品21788吨金属量,较上年增长5.45%。钴产品实现营收95.8亿元,同比增长29.73%,毛利率34.74%,同比下滑5.15%。
总体来看,尽管华友钴业的钴产品销量在上涨,但钴价大幅下跌削弱了产品毛利率和盈利能力,导致其出现增长收不增利的发展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钴镍产品之外,华友钴业的锂电原材料业务也在往下游延伸,三元前驱体产品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引擎,加速向新能源锂电材料行业转型升级。
报告期内,华友钴业共生产三元前驱体12834吨,同比增长20.24%;销售三元前驱体13111吨,同比增长57.39%。三元前驱体实现营收13.95亿元,同比增长103.95%,毛利率21.92%,同比增长7.4%。
2018年,华友钴业持续加码三元前驱体业务。公司先后与POSCO、LG化学两家韩国公司成立了共4家合资公司,合计投资上百亿元建设年产10万吨以上的三元前驱体和正极材料项目。
通过与上述两家韩国公司的合作,华友钴业可以借助其技术进一步提升公司在三元前躯体以及正极材料领域的竞争优势,为开拓国际锂电材料市场做铺垫。与此同时,华友钴业也可以为其合资项目提供原材料供应,从而提升该业务的盈利能力。
此前,华友钴业表示公司的钴原料自供(含当地贸易收购和自有矿山开采)比例已经超过了50%。在此基础上,公司还通过收购海外矿山资产以及布局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等方式,进一步增强对钴资源的控制能力,提升钴原料自供占比,从而降低材料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华友钴业在2018年还开启了印尼镍资源开发布局。公司启动了与青山钢铁集团合作的印尼年产6万吨镍金属量氢氧化镍钴湿法冶炼项目,为公司向新能源锂电材料转型升级奠定镍原料供应基础。
随着业务开拓,华友钴业正在形成从钴矿原料、钴化学品、三元前驱体、锂电正极材料到资源循环回收利用的新能源锂电产业生态。
公告显示,华友钴业2018年一次性计提资产减值损失达7.04亿元,同比增长444.45%,成为净利润变脸的重要原因。表明公司的钴产品毛利率和盈利能力都出现了明显下滑。
具体来看,华友钴业全年生产钴产品24354吨金属量(含委托加工375吨,受托加工1726吨);销售钴产品21788吨金属量,较上年增长5.45%。钴产品实现营收95.8亿元,同比增长29.73%,毛利率34.74%,同比下滑5.15%。
总体来看,尽管华友钴业的钴产品销量在上涨,但钴价大幅下跌削弱了产品毛利率和盈利能力,导致其出现增长收不增利的发展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钴镍产品之外,华友钴业的锂电原材料业务也在往下游延伸,三元前驱体产品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引擎,加速向新能源锂电材料行业转型升级。
报告期内,华友钴业共生产三元前驱体12834吨,同比增长20.24%;销售三元前驱体13111吨,同比增长57.39%。三元前驱体实现营收13.95亿元,同比增长103.95%,毛利率21.92%,同比增长7.4%。
2018年,华友钴业持续加码三元前驱体业务。公司先后与POSCO、LG化学两家韩国公司成立了共4家合资公司,合计投资上百亿元建设年产10万吨以上的三元前驱体和正极材料项目。
通过与上述两家韩国公司的合作,华友钴业可以借助其技术进一步提升公司在三元前躯体以及正极材料领域的竞争优势,为开拓国际锂电材料市场做铺垫。与此同时,华友钴业也可以为其合资项目提供原材料供应,从而提升该业务的盈利能力。
此前,华友钴业表示公司的钴原料自供(含当地贸易收购和自有矿山开采)比例已经超过了50%。在此基础上,公司还通过收购海外矿山资产以及布局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等方式,进一步增强对钴资源的控制能力,提升钴原料自供占比,从而降低材料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华友钴业在2018年还开启了印尼镍资源开发布局。公司启动了与青山钢铁集团合作的印尼年产6万吨镍金属量氢氧化镍钴湿法冶炼项目,为公司向新能源锂电材料转型升级奠定镍原料供应基础。
随着业务开拓,华友钴业正在形成从钴矿原料、钴化学品、三元前驱体、锂电正极材料到资源循环回收利用的新能源锂电产业生态。
公告显示,华友钴业2018年一次性计提资产减值损失达7.04亿元,同比增长444.45%,成为净利润变脸的重要原因。表明公司的钴产品毛利率和盈利能力都出现了明显下滑。
具体来看,华友钴业全年生产钴产品24354吨金属量(含委托加工375吨,受托加工1726吨);销售钴产品21788吨金属量,较上年增长5.45%。钴产品实现营收95.8亿元,同比增长29.73%,毛利率34.74%,同比下滑5.15%。
总体来看,尽管华友钴业的钴产品销量在上涨,但钴价大幅下跌削弱了产品毛利率和盈利能力,导致其出现增长收不增利的发展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钴镍产品之外,华友钴业的锂电原材料业务也在往下游延伸,三元前驱体产品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引擎,加速向新能源锂电材料行业转型升级。
报告期内,华友钴业共生产三元前驱体12834吨,同比增长20.24%;销售三元前驱体13111吨,同比增长57.39%。三元前驱体实现营收13.95亿元,同比增长103.95%,毛利率21.92%,同比增长7.4%。
2018年,华友钴业持续加码三元前驱体业务。公司先后与POSCO、LG化学两家韩国公司成立了共4家合资公司,合计投资上百亿元建设年产10万吨以上的三元前驱体和正极材料项目。
通过与上述两家韩国公司的合作,华友钴业可以借助其技术进一步提升公司在三元前躯体以及正极材料领域的竞争优势,为开拓国际锂电材料市场做铺垫。与此同时,华友钴业也可以为其合资项目提供原材料供应,从而提升该业务的盈利能力。
此前,华友钴业表示公司的钴原料自供(含当地贸易收购和自有矿山开采)比例已经超过了50%。在此基础上,公司还通过收购海外矿山资产以及布局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等方式,进一步增强对钴资源的控制能力,提升钴原料自供占比,从而降低材料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华友钴业在2018年还开启了印尼镍资源开发布局。公司启动了与青山钢铁集团合作的印尼年产6万吨镍金属量氢氧化镍钴湿法冶炼项目,为公司向新能源锂电材料转型升级奠定镍原料供应基础。
随着业务开拓,华友钴业正在形成从钴矿原料、钴化学品、三元前驱体、锂电正极材料到资源循环回收利用的新能源锂电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