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氢燃料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下一站?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4-15 13:15
点击量:次
随着李克强总理5月份参观丰田的氢燃料电池汽车“Mirai”,氢燃料电池汽车迅速走进公众视野。
加氢3分钟,续航600公里。丰田“Mirai”直击纯电动汽车“充电时间”和“续航里程”两个最大“痛点”。加之新能源汽车612补贴新政,对低续航里程纯电动汽车补贴大幅退坡,让这份关注有了更多现实的考量。
氢燃料电池技术在业内变得炙手可热。不久前,青岛汉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青岛汉河新能源科技装备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达成合作,将致力于氢燃料电池的产业化研发,计划在2-3年内实现量产,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化。
其实,作为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之一,氢燃料电池汽车与纯电动汽车几乎同时起步。早在1999年,清华大学汽车系就开发出了我国第一辆氢燃料电池观光车。但是受制于燃料电池的技术和成本,产业化的进程始终迟滞不前。在全球汽车产业中,也只有丰田等少数企业坚定地“选边”氢燃料电池汽车。
“目前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仍处于示范阶段。”中科院青岛能源所研究员、储能系统控制与装备团队负责人李晓锦说。业内还在探索能支撑产业化的最佳燃料电池技术。
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水平就像10年前的纯电动汽车一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但现实的制约因素也不容忽视,一位业内人士分析。
高企的电池成本
目前,纯电动汽车的领军者特斯拉在“充电时间”和“续航里程”方面达到的最高水平是30多分钟充满80%以上电量,续航约500公里。这已是纯电动汽车产业化的极限,但显然无法与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氢3分钟,续航600公里的参数相比。能量转化效率更高,且生成物为纯水,能真正做到零排放、零污染,是氢燃料电池与生俱来的优势。有专家就此认为它是新能源汽车的终极形态。
今年初,国外市场研究机构InformationTrends公布报告称,2013-2017年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销量为6475辆。即便丰田“Mirai”,也是在2014年底才实现量产,其2017年的产量也只有约3000辆。而2017年我国仅纯电动乘用车的销量就已达到46.8万辆。
“产业步伐慢,最主要还是氢燃料电池成本太高。”李晓锦说。
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电能来自氢燃料电池所产生的电化学反应,其原理是,利用氢气与氧气产生化学反应,生成电能。作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核心,氢燃料电池的产业化水平直接决定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化水平。
据了解,氢燃料电池成本占整车成本的一半以上。多年来,丰田、本田等车企也都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解决燃料电池的成本问题。丰田也曾表示,计划到2020年将电池的成本再砍半,到2025年降为目前的1/4。
而在我国,氢燃料电池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仍然受制于人。清华大学氢燃料电池实验室主任王诚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去年我国生产的一千余辆氢燃料电池汽车中,催化剂大部分为进口,膜电极几乎全部进口。这两项均为氢燃料电池的关键部件。
当然,国内企业也在努力改变这一状况。潍柴动力就与德国博世合作,共同开发生产氢燃料电池及相关部件,大连新源动力则坚持自主研发,致力于氢燃料电池产业化。依托中科院青岛能源所,青岛汉河新能源科技装备有限公司也成为自主开发中的一员。青岛汉和集团董事长张大伟介绍,公司要在双极板、催化剂、膜电极等关键零部件方面进行研发,降低氢燃料电池的成本、提高电池的性能。
加氢3分钟,续航600公里。丰田“Mirai”直击纯电动汽车“充电时间”和“续航里程”两个最大“痛点”。加之新能源汽车612补贴新政,对低续航里程纯电动汽车补贴大幅退坡,让这份关注有了更多现实的考量。
氢燃料电池技术在业内变得炙手可热。不久前,青岛汉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青岛汉河新能源科技装备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达成合作,将致力于氢燃料电池的产业化研发,计划在2-3年内实现量产,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化。
其实,作为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之一,氢燃料电池汽车与纯电动汽车几乎同时起步。早在1999年,清华大学汽车系就开发出了我国第一辆氢燃料电池观光车。但是受制于燃料电池的技术和成本,产业化的进程始终迟滞不前。在全球汽车产业中,也只有丰田等少数企业坚定地“选边”氢燃料电池汽车。
“目前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仍处于示范阶段。”中科院青岛能源所研究员、储能系统控制与装备团队负责人李晓锦说。业内还在探索能支撑产业化的最佳燃料电池技术。
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水平就像10年前的纯电动汽车一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但现实的制约因素也不容忽视,一位业内人士分析。
高企的电池成本
目前,纯电动汽车的领军者特斯拉在“充电时间”和“续航里程”方面达到的最高水平是30多分钟充满80%以上电量,续航约500公里。这已是纯电动汽车产业化的极限,但显然无法与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氢3分钟,续航600公里的参数相比。能量转化效率更高,且生成物为纯水,能真正做到零排放、零污染,是氢燃料电池与生俱来的优势。有专家就此认为它是新能源汽车的终极形态。
今年初,国外市场研究机构InformationTrends公布报告称,2013-2017年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销量为6475辆。即便丰田“Mirai”,也是在2014年底才实现量产,其2017年的产量也只有约3000辆。而2017年我国仅纯电动乘用车的销量就已达到46.8万辆。
“产业步伐慢,最主要还是氢燃料电池成本太高。”李晓锦说。
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电能来自氢燃料电池所产生的电化学反应,其原理是,利用氢气与氧气产生化学反应,生成电能。作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核心,氢燃料电池的产业化水平直接决定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化水平。
据了解,氢燃料电池成本占整车成本的一半以上。多年来,丰田、本田等车企也都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解决燃料电池的成本问题。丰田也曾表示,计划到2020年将电池的成本再砍半,到2025年降为目前的1/4。
而在我国,氢燃料电池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仍然受制于人。清华大学氢燃料电池实验室主任王诚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去年我国生产的一千余辆氢燃料电池汽车中,催化剂大部分为进口,膜电极几乎全部进口。这两项均为氢燃料电池的关键部件。
当然,国内企业也在努力改变这一状况。潍柴动力就与德国博世合作,共同开发生产氢燃料电池及相关部件,大连新源动力则坚持自主研发,致力于氢燃料电池产业化。依托中科院青岛能源所,青岛汉河新能源科技装备有限公司也成为自主开发中的一员。青岛汉和集团董事长张大伟介绍,公司要在双极板、催化剂、膜电极等关键零部件方面进行研发,降低氢燃料电池的成本、提高电池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