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技术得到新突破:研究团队制成了“天然矿电池”?
锂电世界网讯,目前无论是数码产品还是电动交通工具,电池都成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然而,电池的大量使用和淘汰也引发了对于环保的担心。现在,台湾研究团队在经过三年努力之后终于发现了一种完全取自自然的无毒无害电池。媒体报道称,成功大学材料系洪飞义和吕传盛两名教授所带领的团队经过三年研发,终于制成了“天然矿电池”。
这种以蛇纹石为原料的矿电池,成本低、无毒又环保,更重要的是,蛇纹石不只可用于正极,经碳化也能导入负极,具有双电池特性,发展潜力极大。
蛇纹石是一种硅酸盐矿物群的名称(含有镁、铁、硅等成份),本身就带有少许电容量15mAh/g。
考虑到天然矿石结构上不完全符合团队的要求,于是将天然蛇纹石磨成粉末进一步硫化处理,改质获得硫化硅酸镁粉末,粉体经电池组装后确认具有正极材料充放电特性,且电池性能大幅提高4倍达到60mAh/g。
洪飞义教授指出,蛇纹石硫化后不仅可做为电池正极,也可以碳化导入电池负极。团队将蛇纹石磨成粉与果糖搅拌,再高温氧化烧结制成碳化硅酸镁粉,较现今常态使用的石墨负极还优异。
洪飞义教授表示,蛇纹石藏量多,价格亲民,既使经过硫化处理也无毒性,废电池回收没有环保问题。碳化后用于负极也比目前全球采用石油提炼的石墨负极更具环保,矿电池成本低、环保特性,未来发展可期。
不少业内人士的一致判断是,随着铝塑膜国产化替代的加速以及软包动力电池大规模的生产,软包电池的成本优势将逐步凸显,在此背景下,其在动力领域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加大。
作为中国最大的软包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国能电池在动力电池行业发展迅速,已经与包括福田汽车、安凯客车、南京金龙、长安汽车、郑州日产、珠海银隆新能源、百路佳等国内80%以上的客车企业进行配套和批量供货。在2017年公布的293、295等多批工信部新产品公告中,国能电池的装配数量排名第二。
5月24日,高工锂电“2017高工锂电供应链好产品动力电池巡回”调研团队将走进国能电池举办华北站沙龙。届时,来自电池、材料、设备等领域的产业链企业将就后补贴时代的降成本、提性能、智能制造、供应链协作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探讨。